你可能知道的是,智能盒子是集網絡連接,高清播放,智能處理,游戲娛樂為一體的設備,它大多數都作為電視的配件而存在。能夠讓用戶花最少的錢,用最簡潔的方式體驗智能化趨勢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機頂盒基本上還是可以被分為3類:它們分別是最早出現在這一領域的IPTV,隨后開始普及的廣電系統的機頂盒和最近各大廠商推出的OTT智能機頂盒。而目前市面上大家所討論的,基本都集中在第三種設備上,很少宣傳第一二種。
電信運營商發布的IPTV機頂盒雖然并沒有怎么曝光,但它可能還是目前消費者最熟悉的機頂盒產品,作為最早出現的“盒子”類產品,它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這個市場的“啟蒙老師”。后來出現的盒子產品基本都是以它為原型而開發的。只不過,隨著后起之秀不斷出現,IPTV顯得有點跟不上節奏,漸漸被“邊緣化”。
而廣電系統的機頂盒則是大多數家庭在家中有線電視數字化升級后的選擇,所以普及程度也相當高。而第三類“盒子”則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智能盒子了。它是由國內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和視頻提供商聯手廣電系統企業合作推出的OTT TV產品。
OTT TV是“OverThe Top TV”的縮寫,意思是“基于開放互聯網的視頻服務”。它跟廣電系統的盒子有本質上的不同,廣電使用的是專門的視頻節目通道,而智能機頂盒則是利用寬帶網絡播放網絡上的視頻資源。
而OTT TV機頂盒根據其操作系統的不同,現在又可以分為搭載蘋果iOS系統的“盒子”和搭載谷歌安卓系統的智能盒子。搭載IOS系統的盒子目前僅有蘋果的appletv一款產品,另外其他的智能盒子產品目前親一色的搭載的都是谷歌的安卓系統。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智能盒子就是將電腦和手機端的視頻播放功能做到了“盒子”這個產品上,它與第一、二類“盒子”的最大差別是擁有強大的視頻資源搜素和點播能力,這是吸引消費者為其買單的主要原因。
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OTT盒子本身其實不帶電視臺節目的實時直播功能。它本身只是一個封閉系統,后臺的點播內容非常有限。其及時性暫時是無法和廣電系統的盒子相比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盒子類產品對網絡的要求還比較高。如果沒有好的網絡,用戶是無法利用盒子獲得很好的觀影體驗的。
當然,除了這三類盒子。最后還有一種我們不建議大家選擇的盒子。它是以“代碼共享”的方式山寨境外的衛星電視機頂盒。使用這類“盒子”不但有一定的法律和政策風險,而且因為是灰色產業的關系,售后服務完全沒有保障,所以我們不建議用戶選擇這些產品。
而OTT盒子則有不同,目前來看它雖然會在很大程度上收到網絡,資源等各方面的影響。但隨著進入這一領域廠商的不斷增多,整個行業的話語權將會變得越來越大。與之相應的資源也會越來越多,它跟廣電電視盒子在視頻流暢度和及時性上的差距也會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最后全面趕超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在需要選購盒子類產品的時候,消費者現在需要好好考慮一下,到底是放眼于現在的體驗,選擇相對專業和簡單一些的廣電盒子,每年繳納電視收看費呢?還是放眼于智能和未來,選購一款OTT智能盒子,用自家的寬帶在網絡上點播節目。這真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