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 Point》是第一部用虛擬技術拍攝的3D,360度電影。 戴上虛擬現實頭盔之后,我完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發現自己置身于完全不同的環境—— 一個虛擬的被水牛包圍的草原,一個沙灘,沙灘上還有一個美女,最后體驗了一次軍事訓練。最開始我有點無所適從,但是很快就習慣了?磥砦业拇竽X能像接受現實世界一樣,也很快地接受了虛擬世界。當我最后回到現實的會議室,這一切又似乎平淡無味。
這部叫的《Zero Point》的電影是由Danfung Dennis的科技創業公司 Condition One的牽頭,通過虛擬現實領域中的拓荒者、研究員和開發者聯合制作。這部電影用到了3-30個鏡頭,每個鏡頭會在不同的有細微偏差的角度同時拍攝,然后將所有影像合成起來,給用戶一種無縫的體驗。
Facebook對Oculus VR的收購,極大地推動了虛擬現實技術產業的復蘇。幾十年來,游戲產業一直未能成功引入沉浸式頭戴設備,但現在,這種技術發展到能用來作為紀錄片的制作工具。
“傳統的電影制作和劇情敘述的方法不能適用了” Dennis 告訴 TIME:“這里面沒有視窗,確切來說是由觀眾或者用戶來選擇那些能讓他們感興趣的視野”。
“任何能幫助解說員為觀眾以及我們目前所關注的東西帶來更多的理解和共鳴的事情,都是值得探索的”,多媒體工作室MediaStorm的創始人、兼執行人Brian Storm提到,“這也許要花點時間,但可以確信地說在虛擬現實中可以讓重要的解說提高一個層次”。事實上,沉浸式體驗能為觀看者和觀看內容之間更深層次的交流,甚至是情感的交流提供空間。
類似的技術已經被軍隊用來開發飛行模擬器,以及被醫生用來練習外科手術。Ford運用這種技術來幫助設計師設計原型車,NASA一直在試驗遠程控制火星上的機器人,甚至模擬在火星行走。
Dennis和他的團隊對VR同樣也有雄心壯志,他們認為在突發新聞中使用它,是一種能讓觀眾置身于新聞現場的方法。這是觀眾所缺少的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當然,這些愿景還需應對當前這些虛擬體驗產品的過高的價格。
除了突發新聞,Dennis還設想這種技術可以引入到學校來擴充經典的課程,“他們不是在閱讀關于古羅馬的課本”,Dennis說:“他們就在古羅馬”。
Dennis還希望制作關于緊迫生態問題的自然記錄片,目標是帶領觀眾到偏遠的,生物高度多樣性的地方。那些“由于森林砍伐而受到威脅,由于酸化而在消失的珊瑚礁,或者某些物種瀕臨滅絕”的地方,他說:“濃縮紀錄片很復雜,需要抽象人類正在面臨的問題以及我們懂得的經驗!
對Dennis來說,那只是一個出發點。最終我們將想要更多,而不是簡單的觀看,他說“我們想要我們的身體融入,我們的雙手融入。我們將能站起來,圍著場景走一圈,這將是激動人心的。”
贊同完全沉浸式的虛擬體驗是可怕的這一說觀點,對于某些人來說甚至是危險的,但是他相信暫時最大程度地模仿現實是一種自然需求,至少對他來說是這樣的。可是,就算最簡單的科技設想的實現也都需要大量的軟件創新,最初的問題應該是什么時候開始,而不是要不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