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好萊塢科幻電影里,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關于眼睛的新科技,如眼球虹膜識別,在最新電影《碟中諜5》里也看到了眼球攝像控制,當然更少不了的是虛擬成像。現在,隨著VR技術的不斷發展突破,很多人也在設想,能否通過一片小小的隱形眼鏡,形成一個天然的鏡面顯示器,這不是異想天開,在Oculus公司首席技術官約翰·卡馬克看來,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硬件消失,只留下體驗,這是對于AR和VR技術的終極夢想。按照這樣的發展邏輯,意味著顯示器將會漸漸微型化簡約化,如接觸透鏡。現在隱形眼鏡顯示技術上不是不可行的,只是我們還沒有實現。
但如果你問Oculus公司首席技術官約翰·卡馬克,他會告訴你“這不是完全在做夢”,他認為,關于隱形眼鏡顯示技術,在未來的五年里,我們可就能會看到一些東西,哪怕是一件很簡陋的技術樣品。
到底隱形眼鏡顯示技術能否實現何時實現的這個討論,是圍繞谷歌技術實驗室的智能隱形眼鏡技術開始的。該公司目前正在研發把一個小傳感器陣列和攝像機安裝在隱形眼鏡內,并已申請了專利技術。雖然這些顯示器可能在未來的五年里,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卡馬克并不認為在5年的時間范圍內,他們技術一定達到了“好”的程度。
卡馬克會對隱形眼鏡顯示技術這一新科技抱有這樣的看法,跟他現在正在研究的虛擬現實技術不無關系。任何一項新科技,尤其是超越以往任何已有技術的新科技,其技術實現和想象都是無限的,技術上會迎來突破的那一天,但要達到“好”這個結果不是三五天的事情。
回顧以往,從距離簡陋的飛行器到如今的宇宙飛船空間站,一件新事物從出現到達到“好”的這個過程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研究突破發展,這樣的發展規律同樣適用于現在,不過這個周期在縮短而已,以前可能是50年,現在可能就只要5年了。
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出現并還在不斷向前改進,正在一點點向大眾滲透,但要達到“好”,即消費者玩家能夠自如應用在生活中還尚需時日,他們也明白這點,所以不會對這樣的新興技術提出太苛刻的要求。
不管怎樣,既然技術的基礎正在奠定并被不斷突破,無論是虛擬現實,還是隱形眼鏡顯示器技術,不久的將來總會被這些聰明的技術天才們攻克,做到“好”來應用在生活工作中,而這無疑是值得我們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