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激光投影顯示領先企業,視美樂推出新一代改進型激光熒光色輪光源技術,并命名為SLPL技術。該消息引起了行業內廣泛的關注。本文作者將簡單講述一下這一新技術帶來的產品體驗變化。
激光顯示為何要使用熒光色輪
以激光作為投影產品的光源,可以顯著改善傳統投影機在色彩、亮度、對比度、耗材壽命等方面的產品特性。但是,采用RGB三基色的純激光光源產品也有其巨大的缺點。
首先,在白光畫面中,RGB三原色的能量并不是平均化的。其中,綠色部分的能力非常高,即綠色光要比紅光、藍光亮50%以上。這就使得,如果采用三基色RGB激光光源,綠色激光器的研發難度要高很多,而半導體泵浦固體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兩種常用的固體激光源,綠色產品的成本都較高,歷史研發投入也比較少。為此,國內三基色高端產品激光投影廠商迪威視訊不得不自己研發符合工程需求的綠色激光器件。
第二,采用RGB三原色激光源的產品,必須對三原色分別進行點陣光源——線光源——面光源的光學轉變。這必然增加整個光源產品的體積、光學組件的復雜性和成本。
第三,和LED半導體光源類似,可見光波段固體激光器產品中,高性能藍光光源也是最容易實現的。參照很多白色LED光源實際也是藍光LED與紅綠色熒光粉轉換部件組合的技術路線,激光白色光源亦可以采用低成本高性能藍色激光與紅綠色熒光粉組合的方式實現。其中,藍光轉化紅綠色熒光粉產業鏈,有LED光源產品的完整產業支撐,技術、制備、成本都有保障。而,藍色激光器件也有藍光BD存儲等眾多前置產業應用中成熟技術、制備和成本的支撐。
所以,對比純RGB激光方案對激光光源優勢的最大發揮,藍光+熒光粉方案的激光光源則具有充分利用其它產業成熟技術、最大程度降低技術難度、利用其它應用中更大的產業規模支撐,最低成本實現投影固態光源的優勢。
低成本、技術成熟、實現難度低,這些特點之外,激光熒光技術還可以充分利用單片DLP投影機產業中成熟的色輪系統:包括機械技術、散熱結構、控制和數學算法技術等。激光熒光色輪技術更具有體積小巧的特點,適合制作普通商務、教育等對產品體積有一定需求的產品。
當然,繼承了LED產業熒光粉技術體系、BD等產業打下的藍光激光技術體系、單片DLP的色輪技術等成熟技術,實現低成本的同時,激光熒光顯示技術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包括:第一,犧牲了很大一部分激光光源的優勢,如更廣的色域空間等;第二,由于加入的熒光粉系統也具有效能衰減的特征,使得激光熒光光源技術的壽命指標比純RGB產品要差一些;第三,激光熒光技術的光源亮度衰減是光源+熒光粉的雙重衰減,其亮度遞減曲線的陡峭度較RGB產品亦增加很多。
不過,以上這些不足之處,都不足以對激光熒光色輪這個光源體系的成本優勢構成挑戰;也不足以對這一光源技術對傳統汞燈產品的全面性能優勢構成挑戰。所以,激光熒光色輪技術成為了大眾性激光顯示光源產品的最理想技術路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