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春晚李宇春的新歌《錦繡》依舊記憶猶新,《錦繡》演出效果可以說是集投影之所長,而可能大家已經對《錦繡》的投影技術有了一定了解,但是今天網庭帶來的一定是最權威,最深入淺出的分析。
《錦繡》
首先還是讓我們回到那一刻,再一次感受《錦繡》的魅力。
可以看到臺上同時出現了四個李宇春,當然只有一個是真的,其余三個我們就暫且稱之為李宇夏、李宇秋、李宇冬吧~那么夏秋冬是怎么來的呢?
全息投影?
可能看到《錦繡》的效果,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全息投影,什么是全息投影呢?
一般的三維圖只是在二維的平面上通過構圖及色彩明暗變化實現人眼的三維錯覺,而全息影像則包含了被記錄物體的尺寸、形狀、亮度和對比度等信息,觀察者可以多角度來觀察圖像在不同角度的形態變化,如同有個真實的物體在那里一樣。當然,現在的技術已經不再局限于記錄真實的影像,還可以制作完全虛擬的三位數字影像。
全息技術的第二步再現,也就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在2001年才取得突破。主要歸功于全息膜技術的誕生,使三維圖像的再現成為可能。依靠這薄薄的透明膜,無論是T形臺上的流光溢彩,還是舞臺上虛幻影像,都可實現。隨著全息膜的技術進步,現在一些全息膜里面有許多細細的線路絲。借助這些線路絲,人們通過手指觸摸就能與全息影像進行互動。
三維投影
全息投影的前提是能夠各方位無死角觀測,而《錦繡》的表演還是有欣賞死角,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稱之為全息投影,而稱它為三維投影更為確切。
三維投影技術,通俗的講就是”幻影成像”,類似于大自然中的海市蜃樓,是一種無需配戴3D眼鏡的裸眼3D技術,原理是通過不同數量的投影機把真實影像或事先經過精心制作并具有立體效果的數字影像均勻對稱的投射在成像膜上。經過光的衍射和折射,再現三維影像,將三維畫面懸浮在實景的半空中成像。
細分的話,三維投影還分有幾大類:360度全息投影、270度投影、180度投影,實現方法和應用領域略有不同。這些技術在展示館、博物館、科技館、娛樂廳、博覽會、圖書館等場館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還記得前段時間網庭訂閱號分享的日本藝術家的人臉變換藝術作品Face Hacking嗎? 沒錯,它就是運用了三維投影!
商業運用
無論是全息投影或者三維投影,目前來說制作成本還很高,技術也并沒有非常成熟的運用,所以此類投影較多運用在商業上,但是相信走進普通家庭也就是在近幾年的事情中,這對整個投影行業來說,無疑是加注了一劑強心劑,相信投影的未來也會充滿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