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視覺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Microvision(MVIS)股價18日大漲13%,年內累計漲幅高達130%,成為美股市場上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
去年以來,由于自主研發的超微激光投影技術得到客戶認可,MVIS持續接獲訂單。眼下市場對激光顯示技術應用前景普遍看好,認為其有望取代LCD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技術獲頂級企業認可
MVIS是一家專門從事數字圖像產品和視覺系統應用解決方案研發、推廣的高科技企業,總部位于美國加州。該公司的拳頭產品PicoP是一種超微激光投影技術,適用于微型投影儀、汽車擋風玻璃和移動消費電子產品等終端設備。與其他使用LED光源和面板的投影技術不同,PicoP主要使用微電機系統和激光完成成像,因此在產品尺寸、成本、耗電量等方面具有優勢。
本周一,MVIS宣布獲得來自一家財富全球100強客戶的價值1450萬美元的PicoP投影儀模塊組件訂單。本月初MVIS剛剛與該客戶簽訂PicoP技術非獨家授權協議,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該客戶將在本月內向MVIS支付800萬美元的先期授權費用。另據悉,早在2013年4月,MVIS就已經與該客戶建立合作關系,去年9月和12月該客戶曾訂購了價值190萬美元的元件,并簽訂150萬美元的服務合約。
MVIS未透露該客戶的具體資料,但外界普遍猜測其很可能是索尼。去年初,索尼曾宣布正在開發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微型投影儀模塊,PicoP技術將應用于這一模塊之中。
行業觀察人士認為,MVIS與頂級消費電子品牌簽訂的技術授權協議,堪與2011年時UniversalDisplay(OLED)與三星簽訂的類似協議相比,后者標志著AMOLED顯示技術得到市場認可,具有改變市場格局的意義。眼下的MVIS,就如同是2010年時的UniversalDisplay。
事實上除了索尼以外,MVIS的技術也獲得了其他頂級企業的認可。去年該公司與物流巨頭UPS達成供貨協議,向后者提供定制化投影顯示模塊,與UPS的掃描系統結合以提高包裹分揀流程的效率。在今年初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以生產鐳射鍵盤聞名的韓國廠商Celluon推出了兩款微型投影儀產品,均采用了PicoP顯示技術。
MVIS上周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去年收入僅為350萬美元,但運營虧損從前一年的1510萬美元收窄至1320萬美元。該公司CEO托克曼樂觀表示,2015年將成為MVIS“轉變的一年”,預計元件銷售和授權帶來的收入將實現“顯著”增長。
今年以來MVIS股價強勢上漲,年內累計漲幅高達130%,目前市值1.8億美元。
激光顯示堪稱“藍海”市場
MVIS受到追捧,還源于市場對激光顯示技術應用前景的看好。激光顯示技術使用激光光束透射畫面,具有色域范圍廣、壽命長、效率高、功耗低、節能環保等優點,被認為是繼黑白顯示、標準彩色顯示、LCD高清數字顯示之后的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在中國,激光顯示技術正迅速發展。截至去年,中國在激光顯示技術領域所申請的專利數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支持。中國在2012年頒布的《新型顯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顯示產業是年產值超過千億美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的激光顯示是最可能領先國際水平的顯示技術。規劃要求開展超高亮度激光顯示、高性能低成本激光顯示、大屏幕激光電視以及便攜式(含微型)激光顯示等整機產品的工程化與產業化開發,并制定了“產值100億元/年,產量50萬臺/年”、“激光顯示影院系統:30%占有率”等目標。
在技術應用方面,中國企業已走在前列。比如在電視機領域,最初的顯像管時代是由日本企業掌控技術,在平板時代韓國企業掌控面板專利技術,眼下在激光顯示技術和產品領域,中國企業已占據主流。去年國內廠商集中爆發,海信、康佳等紛紛推出大尺寸激光電視產品,其中海信發布的完全自主研制的100寸激光影院系統,采用超短焦技術,只需距離墻體不到50厘米的空間就可投射出100寸的顯示畫面。在今年初的CES展上,海信舉辦了“電視的無屏時代”新聞發布會,正式向海外推介了“激光影院”產品。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預計,未來“無屏”的激光顯示一定會以巨大的成本、重量和功耗優勢為消費者所接受,最終取代LCD平板顯示。
激光顯示產業目前在國內還處于啟動階段,但未來可以在全息投影、激光電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市場想象空間巨大,潛在市場空間在100億元人民幣以上。激光顯示正處在產業化加速期,產品需求爆發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