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雙十一購物節已經結束近一周。對于此次網購狂歡,大屏君的最大感受是“快遞更給力”。據一些研究數據表明,今年雙十一快遞速度平均能提速“一天”。當日達(24小時)和次日達(48小時)快件約接近2成。那么雙十一快件大提速的秘密在哪里呢?答案是“信息系統”的進步。
理解信息技術對快遞業的改造,首先要知道阻礙快遞速度提升的關鍵點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分撥中心”。
從末端網絡看,無論是攬件還是配送的速度,都可以通過簡單增加人員和現有人員加班解決。在雙十一期間,以高加班費為砝碼,短期內攬件和配送人員提高一倍的工作量是可行的。但是,在末端網絡提高強度之后,分撥中心就成了“瓶頸”。
對于分撥中心的瓶頸問題,有一個非常好的名詞來形容,即“爆倉”。或者說雙十一快遞“難”的核心就是倉庫和倉庫之間的問題。越是大型的全國性分撥中心,爆倉概率越高。因此,雙十一快遞提速的關鍵也就在于“大型分撥中心”如何加速。對此,快遞業給出的答案是“物聯網”下的智慧倉儲和物流體系。
一方面,建立大型區域倉儲體系。以智能化、無人化、自動化和信息編碼自主技術為核心,來完成產品的出庫、分揀。另一方面,以專業貨運車隊、機隊、火車和動車組為干路運輸通道,加速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大區域配送速度。
在大屏君看來,這種快遞業的技術革命,跟本的變化是:分撥中心從“人海作業”,到“自動作業”的轉變。這種轉變的背后是一整套智慧物流系統。所以,快遞業也就成了“大屏可視化系統”的關鍵用戶。這里大屏君舉幾個關鍵的應用實例。
自動倉儲的監視和資源分配:快遞業無法準確的事先知道,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在一定時期內快件數量的增長情況。這就涉及到如何將有限的資源調度到最需要的地方的問題——一旦快遞網絡在某一個節點堵塞,整個網絡都會被拖累。阻止某個任務方向成為“擁堵”起始點,依賴于可視化的即時快件分布系統,即倉儲分撥的調度指揮中心。
安全與警告系統:快遞業也無法知道配送產品的“意外安全事故”會發生在什么時候。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火災。雖然這是極小概率事件,但是往往影響非常惡劣。采用可視化監視系統、溫度傳感系統與熱紅外成像技術構成的安全監視網絡,可以守護大到中心倉庫、小到單獨廂式運輸車輛的安全運行。
陸運控制體系:即便快件要通過航空或者動車組發送,最終還是需要汽車車隊做最后的方向調配。而公路運輸的安全可靠性比不上航空和鐵路。如何提升快遞行業的運輸車隊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呢?以GPS定位監控、測速監控為核心,不僅可以知道每輛車的位置、速度,亦可以計算出單一快件的運送位置(雖然大屏君覺得后面這個信息沒什么價值,不過技術上確實能夠做到)。
物流環境預知和指揮系統:快遞業是一個“環境敏感”產業。尤其是雙十一這樣的高峰期,準確的知道外部環境條件,例如氣象條件、交通管制和擁堵情況、運輸路線意外災害情況等,并作出即時有效的策略轉換,有助于快遞業避免極端速度損失的發生。——比如,沒有人希望快遞公司的車隊在大雪中、在高速上堵上十幾個小時。
快遞單生成與調度系統:傳統的快遞業,單據都是手工填寫。且不說由于字跡、筆跡工整問題可能導致誤配,手寫效率低、資源浪費大;這種手寫單據也更是不易實現智慧化。現在,稍微正規的網店,都采用機打快遞單——后者與快遞系統的訂單網絡直接相聯。在網絡交易發生的第一時間,快遞網絡就可以完成從攬件到配送的“預期資源調度”、路徑時間表規劃。目前,國內快遞業非標準的手寫件已經只有20%,三年前這一比例是80%!
以上這些案例都說明一個問題:如何有效分配既有資源是快遞業提高效率的關鍵。大屏君認為,短期看,快遞的運輸配送方式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變革。比如,運輸不過是海陸空的選擇,飛機動車比較快,但是線路少、價格高;汽車雖然靈活,卻有偶發情況多的劣勢。在最終攬件和配送上,即便無人機、機器人能夠代替人,他們也只是模仿了快遞員的工作,并不能改變整個服務體系的流程和速度。
反而,如何有效的利用上述的資源:車隊、公路、高速、動車、貨運列車、貨運航班、客機搭載、自有倉儲、第三方倉儲、大型出配件中心、自動化機器人技術、自動配件和檢索技術、以及利用氣候條件、交通宏觀環境變化等才是快遞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所以,快遞業的未來只需一個詞概括,即“智慧”化。實際上,2016年雙十一快遞業的提速,正是依靠“用現代智慧技術”替代傳統“人力”方式來實現的。
快遞業的主要工作,物流行業的核心資產,再也不是人海戰術:無人自動倉儲已經成型,未來無人駕駛車隊也會出現,終端配送機器人大量普及。至于人做什么?喝著咖啡,看著大屏幕,在空調房內指點江山!
雖然今天的快遞業距離以上描述還很遠,但是大屏君相信、并且已經看到這些技術正在一步步、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滲透到快遞行業——李克強總理所說的“物流現代化”,絕不是照搬歐美那套東西: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快遞業已經超越歐美,想照搬別人也沒有現成的例子。未來的物流現代化是智慧系統、物聯網和大屏幕指揮中心共同構成的“新現代物流體系”。
對于這樣一種強大的快遞網絡,大屏君要說中國有實力也有需求率先建成。君且看雙十一背后的物流大軍已經一年一個樣的在快速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