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進入系統性薄利時代,體驗創新謀出路
縱觀近年來大屏商顯行業的發展,會發現作為制造行業,大屏業也難逃“半導體摩爾定律”,即成本下降、性能提升同步。從顯示端看,DLP拼接產品在同等技術指標下,2005年到2015年,價格下降超過多一半;而液晶產品在同等技術指標下,價格下降則達到八九成。導致一些企業業績出現了銷量增長,利潤卻漲幅緩慢,甚至出現虧損。
唯有小間距LED顯示屏目前仍能夠保持令人羨慕的利潤率,業內人士指出,P1.2產品當前可實現3-4成毛利率,這也是小間距LED行業企業趨之若鶩的核心原因。而在傳統LED顯示屏領域,仍然遵循上述原則。有LED從業企業負責人透露,LED屏利潤從以往的三成被壓縮到個位數字,將許多企業淹沒在競爭大潮中。
分析其背后原因,除上述定律的影響外,更有行業發展階段的影響,特別是DLP拼接、液晶拼接、傳統LED屏等行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和穩定,利潤率不斷下降是任何行業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結構性特征。業內人士更指出,單純的顯示終端行業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下游環節,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這也導致了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再加上一些價格戰的影響,導致行業利潤被一再攤薄。
一個系統性的薄利時代已經到來,那么,企業如何實現突圍?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上,企業的答案是:用戶體驗。不少商顯企業負責人曾在采訪中透露,企業將用戶體驗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僅要讓用戶參與產品使用體驗和反饋,更要讓用戶參與到產品設計的前端環節中來。通過讓用戶參與產品生命鏈,將企業的出發點從“我們能做什么”轉向“用戶需要什么”,讓產品和方案真正落地。
另外一些企業的做法則是模式創新。代表性的案例有如聯建涉足傳媒廣告行業,艾比森開辟酒店租賃業務,利亞德涉足VR等等。
面對低利潤和高競爭的挑戰,企業不斷通過體驗創新謀求用戶認可,同時通過產業鏈延伸,在增加產品附加值的同時,降低自身風險。由此可見,未來的大屏商顯行業,圍繞用戶體驗的種種創新仍將是企業業務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