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訴你,在家就能夠身臨其境地看羅馬、看巴黎,走遍大好河山,還可以上太空,下海洋,進入人體,甚至還可以進入游樂場感受瘋狂賽車、過山車等帶來的緊張刺激,你也許不會相信,但是作為2015年最有想象力的科技創新,虛擬現實卻讓這一切成為了現實。虛擬現實在英語中簡稱VR,那么到底什么是VR,我們的記者在上海進行了一番體驗(大朋VR),我們來一起感受一下。
"太緊張,太刺激了。這種刺激仿佛傳遞到了你身體的每一根毛細血管中,完全是身臨其境。"
剛剛記者體驗的就是虛擬駕駛的場景,利用計算機圖形視覺技術把人帶入到一個立體的三維世界。戴上頭盔,就可以身臨其境,玩賽車,坐飛船,還能刺激的體驗打僵尸游戲。
據說在這些虛擬現實游戲里,最刺激的是大擺錘,它能夠模仿游樂場里的大擺錘360°旋轉。平時在游樂場中我是不敢嘗試的,今天來到這里我也想體驗一下。“
“我先要戴上這一款虛擬現實頭盔,然后坐在座椅上。我先在看感覺自己在游樂場的上空,現在大擺錘向前進,我的底下是一個大草坪,啊!我要往下倒了!”(此處驚叫...)
“戴上眼鏡以后,整個人是沉浸到游樂場中,我的身體隨著座椅上下左右晃動,在下降的過程,有強烈的失重感,完完全全被虛擬的世界欺騙了。”
虛擬現實到底能運用在哪些領域?目前它的技術已經發展到哪一步了呢?
記著采訪時了解到,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虛擬現實游戲,較常見的有賽車模擬器,模擬設計槍等具有力和運動反饋功能的大型游戲和場景體驗產品。應用在游樂場,主題公園,模擬體驗館,科技館,旅游景點等人群密集場所。
它已經給我很真實的賽車體驗感覺了,相比去真是賽車場地體驗,對大部分人來說應該是比較劃算的一個方式。如果能在商城里面體驗到這個產品的話,會便利很多。“
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主要還是以企業級用戶為主,大量運用在教育、城市規劃,高端制造,國防軍工,醫療等領域,通過數據手套,攝像頭等捕捉人體姿態作為交互輸入。比如利用操作手柄可以對場景旋轉、擴大,甚至拆卸,裝配場景內設備的各個部件。制造業企業可以將設計實時可視化,縮短研發流程;造船廠可以能夠在設計評審會上了解到船舶的設計細節,降低后期修改成本;它也可以模擬鉆井平臺,軍事基地的真實場景,減少人員的培訓或演練成本。
生活中可以實景看房,實景演唱會等。傳統媒體看到的都是導播切換到的鏡頭,大家看到的內容都是一致的,如果是通過通過VR,我們去看整場演唱會,整場比賽的話,你可以成為一個VIP坐席的視角,來去看整個比賽。
虛擬現實目前有哪些不足?
虛擬現實不僅提供一個模擬真實的場景,它更能調動我們的嗅覺,聽覺,味覺等感官,但是與用戶真正體驗的感覺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頭盔相對笨重,不自然
●線纜的限制
●眩暈、延遲、分辨率低
●在產品成熟度上沒有能夠真正撬開普通消費者心理,
●在虛擬現實內容上的成熟度,適配普通用戶的游戲大作鳳毛麟角。
●在多人交互,多人協同方面目前有一定的瓶頸
虛擬現實前景
券商喊出2016年是虛擬現實元年,2015年虛擬現實股票大漲,高估值背后是否存在泡沫呢?
根據高盛ARVR研究報告,到2025年VR和AR的軟硬件年營收將達到800億美元,如果解決了電池和移動問題,年營收將達到1820億美元。即使VR和AR仍受困于延遲顯示隱私安全等基礎問題,年營收也可實現230億美元。
游戲、直播、在線視頻等泛娛樂領域,將會貢獻60%收入。目前行業營收還沒有引爆,但是已經在進行中了。A股涉及虛擬現實股票有四十多家,很多有3~4倍漲幅。2016年20支有大力持倉,11支概念股中有國家隊身影。
不可否認股市VR版塊有一定泡沫,但是估值有一定合理性,估值高有利于把市值做大,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展開VR布局。“
業內人士認為,虛擬現實將會從產業鏈局部環節,上升到跨硬件、平臺、內容、輻射周邊領域整個生態圈內容的競爭,看好在商業領域以及內容端的上市公司。
視頻地址:
http://v.qq.com/boke/page/f/0/y/f01846q9k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