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創業大潮中,許多90后異軍突起,給市場注入了不少新的概念,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引領著潮流風尚。但隨著腦電波的反饋情況,就能控制某個物品運動或者對人進行服務,是不是聽著有些匪夷所思呢?
“回車科技”CEO易昊翔的創業團隊,研究的就是意念控制技術。在這家公司里,集結著一批來自浙江大學等高校相關實驗室的工科技術男。和萬千“90后”一樣,他們不拘一格、天馬行空,卻又嚴謹較真、腳踏實地。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掌握著腦電領域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國內第一批本土化專注于腦電波硬件產品研發的公司,“回車科技”在單導干電極腦電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優勢,主營各類智能可穿戴用品的研發制造。
浙大“工科男”創業團隊勇闖腦電領域
領航這支“工科男”創業團隊的易昊翔,是畢業于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國內腦電領域新秀。在大學期間,他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參與實驗室科研項目,并獲得導師高度認可,推薦留美。大三在讀時,與小伙伴一起研發商業化腦電采集技術及探索商業推廣渠道,并獲得中國國家科技館、浙江省科技館等單位的合作訂單,臨近畢業時已積累近10萬元利潤。
2013年11月,易昊翔著手組建創業團隊,并于2014年大學畢業后,成立“回車科技”,致力于人體健康數據生產與應用。早在大學期間便引起業內資本關注的易昊翔和他的項目,在公司成立當年8月即獲得百萬元天使輪投資。2015年7月,時隔一年再次獲得數百萬元天使投資人追投。今年1月,“回車科技”再次獲得著名投資機構中關村創投千萬級preA輪投資。
通過國際國內大學生創業賽事取得的成績,初創時期的“回車科技”在國內科技行業便刷出了存在感。創立當年,公司獲得“英特爾-清華”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賽中國賽區特等獎,并赴美國硅谷參加全球總決賽,獲全球10強。2015年,獲得“創青春”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銅獎。
新產品智能眼罩提高日常休息質量
“相比于其他創業者,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創業者,有沖勁,還年輕,經得起折騰,對技術成果的掌握比較成熟、全面。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資源、沒資金是我們的短板。這些短板是通過我們的投資人補齊的。他們很多也是做企業的,有很多行業經驗。”易昊翔評價道。
“回車科技”旗下的“回車”品牌旨在向大眾傳達“智能,溫暖你的生活”理念,目前推出有兩個產品,一個是已經成功走向全國的意念軌道賽車,另一個是正準備上市的眼罩。前者是在賽車上安裝了一個能感應腦電波波動的智能芯片,跟U盤差不多大小,人們只要戴上頭套,集中注意力,就能控制車速。2015年6月,該款意念賽車“kether”眾籌成功,45天內共籌得40余萬元。
據了解,繼意念賽車產品小獲成功之后,目前“回車科技”正在完成第二項產品的最后外觀設計制作。這項產品被命名為智能眼罩“易休”,以身處一線城市、高壓力生活的人群為受眾,用前沿的腦電分析技術,來提高他們碎片化休息時間的質量。
從技術研發向商業化應用轉型
就目前來看,“回車科技”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做展覽和賣產品,從做科研到面向消費者。“我是工科生,一開始沒有商業意識,那個時候是很純粹地出于對技術的喜愛,去折騰所謂的‘意念控制’技術,最初在實驗室里做了意念控制的燈、風扇等,便去跟科技館談合作。小朋友們來科技館玩,對賽車愛不釋手。很多家長詢問能不能買一套回家?我們就對賽車進行了一個產品化。”
腦電產品為人們所知的,便是在醫院里用于做精神類、神經類疾病的診斷。但最早將腦電產品用在商業領域的,是一家2008年前后成立的美國公司。國內在該行業起步上比美國晚四五年。“回車”已經將著力點放在技術研發的商業化應用上。
“腦電波是挺新的一個技術,一般為了易于被大眾接受,新技術在最開始應用的時候通常從娛樂切入,益智玩具就是我們切入點。現在我們希望將這種先進的技術應用到健康領域的新方向。”公司創立短短兩年時間,易昊翔就下定決心,要通過腦電技術,做出接地氣、能夠切實改善普通大眾生活質量的可穿戴設備。
不同于其他同類賣炫酷、秀技藝的腦電產品,“回車”旗下的產品,致力帶給普通人最直觀的享受,讓生活變得更加輕松美好。“腦電跟我們的精神狀態、情緒等相關聯的。可以通過腦電波判斷使用者心理狀態,這就直接對應到心理健康狀態上去。”
兩年的時間讓易昊翔和“回車科技”已經褪去了大學生創業企業的青澀,坐到了國內腦電領域前排位置,但他透露更希望到國際市場上去檢驗產品、檢驗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