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小間距LED市場最火的話題莫過于COB封裝技術了。該技術的產品具有視感舒適、全壽命內穩定性好、利于小間距產品向極小間距升級的特點。但是,面對表貼工藝已經占據市場優勢的行業背景,COB小間距LED屏如何突圍呢?大屏君覺得,最核心的因素不在大屏廠商如何選擇,而在于LED屏上下游的市場變化。
從行業下游看,消費者、客戶就是上帝。這是絕對的真理,哪些產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哪些產品就會最終成為市場寵兒。在這方面COB技術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劣勢。
一方面,COB技術最大的優勢是“視覺上更舒適”。這個優勢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客戶一眼就能感覺到的差異——對于安防監控、會議室、指揮調度等場所,考慮工作人員長期“緊盯”屏幕的視覺需求,“更舒適”、“沒有顆粒化的像素感”、“亮度柔和”,絕對是大屏君最看好COB技術的理由。
另一方面,COB技術和表貼產品比較更貴一些。這個劣勢就和“更舒適的畫面”的優勢一樣明顯。對此,大屏君真的想說“愛你不容易”。至于COB的成本劣勢,與市場規模、工藝和材料特點、封裝生產線投資更高等均有關系,不是短期可以改變的。
對此,客戶是否接受COB產品,就成了“舒適性”等優勢與價格差異之間的平衡問題。對于高端指揮調度中心,這似乎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這一市場自古就是不差錢的,且監控大屏幕之前的“眼睛”也更為重要。老板們一般都很愿意采用最好的設備。
從行業上游看,COB小間距LED面臨的市場局面則要更為復雜。這里面涉及到COB封裝所需材料等輔助產品的供給、COB在封裝企業心目中的意義、COB封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以及LED大屏企業是否愿意向上延伸產業鏈等問題。
從COB封裝的材料、設備、輔助產品角度看,COB技術沒有任何“困難”。大屏君需要指出的是,COB封裝不是LED市場的專利,而是一種通用的、發展于上世界60年代的電子工藝。例如,2017年COB封裝技術最火的領域之一,手機攝像頭模組供應商正在大幅擴產——這完全是拜“雙攝”手機火熱所致。所以,COB小間距LED的上游材料、設備、輔助產品可以由整個電子產業來供給。
從LED封裝企業的角度看,COB封裝技術是傳統的高亮、高顯色、商用照明領域的主要技術路線。市場的技術和資源沉淀量已經非常不少。包括燈絲燈、汽車照明、高亮商用照明等都或多或少應用了COB技術。尤其是在國際市場,產品不懼成本優勢的日系企業,COB高端照明產品已經成為其生存的“基礎市場”之一。所以,封裝工藝自身以事論事而言,COB并非小間距LED的鐵桿搭檔,而是一種通用性很強的技術。
但是,大屏君必須強調不同封裝廠商對COB封裝技術的沁潤是有顯著區別的。一方面,外資品牌長期是COB高端封裝產品的霸主,國內封裝廠不得不在價格上做文章。尤其是2016年以來,大功率EMC產品5050與7070的低價銷售,對國內COB封裝企業中低端市場的發展構成了挑戰。即,COB雖然是欣欣向榮的產品,卻也存在中低端市場的相對過剩。
另一方面,就如同COB市場中不同封裝企業的地位有所差異,小間距led表貼產品也不是一個“平均化”的市場。當市場中有人在表貼小間距LED占據優勢的時候,就會有另一部分企業愿意以COB為杠桿,撬動市場份額重新分配。所以,微妙的不同廠商之間的競爭,構成了COB封裝階段產品推廣走向的關鍵。大屏君對此的總結是:COB是差異化手段、COB也不缺價格戰。
當然對于封裝企業而言,小間距led市場向COB發展,意味著封裝企業的“工作量”增加,即封裝行業分得更多的產業利益。這是有利于封裝行業看好COB技術的。這一點的反面則是“小間距LED屏”企業,是不是要做自己的COB封裝?大屏君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分為倆個層面:1.COB封裝的工藝難度比表貼可要高很多,投資也更大,這是一個阻礙;2.自己做COB封裝顯然是一種差異化的路線,也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控制產品品質,延長企業產業鏈。因此,小間距LED屏企業自己來做COB封裝,需要資金、技術和野心三個因素。
綜上所述,從上游市場角度看,大屏君這樣總結COB的特點:繼承于整個電子工業的資源、在LED應用中服務多種產品類型、在小間距顯示上,上游封裝企業有自己在COB技術上的額外價值、且COB LED市場面臨結構性過剩中的價格戰。這樣一個上游供給結構,總體上是有利于下游終端企業產品創新的。
但是,從小間距LED屏的市場結構看,COB產品似乎并未獲得行業主流企業的大力支持。這是為什么呢?大屏君上文提到,終端LED屏企業,支持COB技術,特別是自己建設COB封裝線需要三個條件“資金、技術和野心”。對于今天小間距LED屏的主流企業、占據市場優勢的品牌們,恰恰其沒有“野心”這個條件。
為什么行業領頭羊反而沒有“野心”呢?因為,市場已經被他們抓住。小間距LED行業按照現有格局、規律、競爭條件發展,對這些既得利益者是最為有利的。——即小間距LED屏行業最具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企業,恰恰不會主動支持COB技術。因為他們是表貼工藝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這就形成了COB封裝工藝的小間距LED屏,這項很好的技術和產品,卻只是被市場上比較邊沿的品牌支持的行業現狀。對此,也許COB技術自己早已經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不過,即便有表貼工藝的既得利益者的阻攔,COB技術發揚光大的前景依然存在。
因為,小間距led顯示市場處于“高速增量”階段。廠商們的競爭還主要圍繞新客戶進行。這就給予行業新人以巨大的“創業空間”。事實上,目前小間距LED屏中COB派別,基本都以后進生、差異技術者的形像存在。大屏君甚至認為,COB技術是小間距LED屏行業“技術洗牌”的關鍵一彈,抓住這車票,是很多行業相關企業,翻身的最好機遇。
2017年以來,COB小間距LED產品已經從概念為主,向工程應用落地為主轉變。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量(雖然總體規模依然有限)的格局。這種市場轉變,給COB和表貼的競爭加入了巨大的變數:如果一個傳統表貼小間距LED的巨頭品牌的客戶,提出他們需要COB那樣視覺上更舒適的產品,那么這些表貼工藝的既得利益者們將如何“自處”呢?
大屏君覺得,結果只有一個:“客戶才是真正的上帝”。一旦在更廣闊的市場和客戶群中,COB的優勢得到認可,即便是表貼工藝的最大受益者,也不能對客戶的要求視而不見——這樣的情況預期從2018年將會出現。到那個時候,COB小間距LED將真正獲得“市場大發展”的巨大機遇。
所以,本文的結論就是:上游市場來點價格戰支持、下游客戶需求認知提高一點點,COB小間距LED就會前途無量;至于技術方面的問題,單凡值得一提的都已經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