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視聽工程的發展,4K是近年來最熱的話題。2月6日開幕的荷蘭2018年ISE展會也是4K的盛宴。對于投影機產品而言,ISE展會更提示出嶄新的行業趨勢:更亮或者更便宜;以及8K的登場!
更亮的家用4K機型受關注
2017年是4K投影機大量落地的一年。而4K以家用為主,兼顧高等級虛擬仿真應用的“市場格局”,決定了投影機品牌們會在第一時間將激光光源作為4K產品的標配——這就是典型的好馬配好鞍的策略。
但是,在2017年激光4K投影機市場,有兩個基本問題:第一是,激光光源的高亮度性能對于“更好地對比度效果調試”是一個挑戰。這導致,高端激光4K投影機的亮度水平集中在2000+流明。第二個問題是,激光4K投影機,無論性能參數如何,都必然是整個4K市場的“價格頂尖”產品。
以上兩個問題發生在同一產品上,就變成了“最貴的4K激光機”,恰不能提供市場主流的高亮度水平。這有點讓消費者“很煩惱”。當然,作為業內的廠商,對這一點要比消費者看的更為透徹。作為2018年開年第一個國際級的專業視聽展,ISE展會上就有更多“高亮4K激光新產品”亮相。比如,奧圖碼的UHC68,作為2017年底的新品,其技術特點是3000亮度,220萬:1的對比度,以及激光技術,可謂之投影產品的“三高統一”。
ISE展會上,奧圖碼成功運用四臺4K UHC68 激光投影機,構建出一個桌面式的AR顯示提供,提供頂級視聽效果體驗。八人座的長桌上,內容提供商利時投影視覺工作室 “Skullmapping”所精心設計的「Le Petit Chef」(荷蘭語:小廚師),可以在在餐桌上表演廚師秀,精彩結合藝術與美食,讓消費者的用餐體驗更加與眾不同。
業內認為,2018年4K激光投影機的重要方向之一,即是向更高的亮度,尤其是更高對比度下的高亮度產品沖刺。這樣的產品將為高端4K工程和家用提供“更高品質”和真正“實用化亮度”下的市場機會。
更低的價格,4K沖量的關鍵
2017年底和2018年初,4K投影機的底價不斷被刷新。萬元以下價位產品成為重大的市場方向。包括明基的輕投影、優派的最新7X7系列產品、奧圖碼UHD50等產品,都是這一市場的代表。這些廉價產品亦成為4K投影在ISE展會上的爆點之一。
4K投影機為何要廉價呢?道理很簡單,傳統2K投影機的市場格局基本是5000-10000元占據主流。如果4K投影機不能達到2K投影機1.5倍以下的價格區間,其也就缺乏了主流市場中的競爭力,失去了規模市場的機會。更何況,家用市場真正占據絕對份額優勢的微投產品,均價只有2000元+呢?
但是作為4K的廉價化產品,必然有些犧牲:比如,最便宜的4K只有2000+的亮度,普遍采用.47的TI新光閥,以及汞燈光源——廉價和高性能很多時候真的“難以兩全齊美”。
整體上,ISE展會顯示出4K投影廠商在“價格即市場份額”戰略上的共識。2018年預計,多數投影品牌都會在8000元以下的2000+流明4K和13000元的3000+流明4K,兩個產品線上有重大布局。二者構成了4K投影第一輪沖量潮流的“關鍵”支撐點。
4K普及挑戰巨大,2K依然是當家花旦
ISE展會上,4K投影機大受關注的同時,傳統1080p投影機的市場地位卻并未被動搖。無論是產品豐富性、演示案例的規模和數量上,傳統2K投影機都擁有巨大的優勢。
首先,高亮產品、高端工程投影2K比4K要“高調”很多,甚至1K工程機依然是很多演示案例的主角。這是因為,產品高亮度的實現,不僅取決于光源的亮度,也取決于DMD光閥對熱的敏感性——雖然能通過更好地散熱技術,對沖DMD光閥的熱極限值,不過這種情況下的“極限散熱設計”往往成本競爭力有限。更可靠的高亮度投影機設計方案,依然依賴于DMD光閥自身的對熱的穩定特性。這方面,更大尺寸的光閥、或者在同等面積尺寸下,結構更為簡單(即分辨率更低)的光閥自然有優勢。
其次,高亮度的投影機大多數應用是“大屏幕工程性”。越是亮度高的產品,也越是要在“大空間中應用”——而多機組合應用,可以使得4臺2k產品合成一副4K畫面,并取得更高的總亮度:24000流明總亮度的4K畫面中,用一臺4K機的成本,顯著高于4臺6000流明2K機。這種“亮度——系統復雜性——成本——分辨率”四維因素的綜合,使得除了數字電影放映市場外,絕大多數工程市場,目前更適合選用1K和2K的高亮產品。
甚至,這種4K投影應用普及的挑戰也發生在家用產品線上:即低價格4K和2K激光之間的對抗。
TI在家用4K上主要提供.47和.66的光閥。后者成本高,且更適合高亮度機型,比如4000-6000流明產品的設計,前者則覆蓋1000-3500流明的產品段。——這個亮度覆蓋范圍,已經實現對大多數應用場景的包容,即與2K產品高度重合。
在實際產品上,則存在著不足兩萬元的汞燈4K和激光2K;2000+亮度的萬元內級別汞燈4K和激光2K……這種4K選汞燈、激光選2K,價格相當的“同臺競爭”。這種產品比較中,顯然激光的長壽命、色彩亮麗成為了重要的感染力——這一點在國內市場最為明顯!在歐美市場,激光沒有那么強的號召力,但是廉價4K自身的賣點也被大打折扣(發達國家購買力更強)。所以,ISE展會的一個特點是,廉價4K是大家都再談的熱點,卻不是“展示和營銷”層面的熱點。
大畫面:更高更強沒有止境
ISE展會上,4K產品雖然面臨諸多應用層的挑戰,但是產品持續豐富化、新品不斷涌現的趨勢非常明顯。甚至4K已經不夠胃口,8K呼之欲出。
ISE展會上,臺達Digital Projection INSIGHT Laser 8K投影機系統獲得了大量觀眾的注目。該產品具有3300萬像素、BT2020超廣色域、25000流明超高亮度,以及RGB三原色的長壽命激光光源——在80%亮度性能上,是傳統同等亮度汞燈投影機光源壽命的幾十倍!臺達指出,這樣的系統是公眾展演及廣播,天文館,模擬仿真及可視化應用領域的“新”利器。
實際上,投影產品對8K的需求就在眼前。因為下一代影視視聽標準是4K-8K的同步規劃。即沒有單獨的4K超高清——超高清概念從誕生就是以8K為目標,4K做過渡的設計。只不過,目前對于8K內容產品,從前期制作、后期剪輯、存儲、傳輸與分發都面臨需要克服的技術瓶頸。且哪怕在液晶這樣擅長高分辨顯示的技術類型上,8K產品即便沒有“技術與制造”的工程工藝困難,也面臨成本壓力等市場化因素的考驗。
所以,8K產品的特點是“愿景明確”,但“路上還有好多要跳過去的坑”。臺達ISE首展8K投影產品,即是一個好的開頭,也是一個艱難的嘗試。
總之,技術進步不是一促而就的。和2016、2017年比較,ISE展會上4K投影的成熟和進步是巨大的。這就是最基本的趨勢:這個技術在快速的向前走,只要這樣走下去,普及、成為主流、干掉“前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