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巨頭性的渠道商,會以多快的速度消失?2019年德浩集團給整個投影渠道產業上了一課!
對于2019年,德浩集團的目標并不小:2018年初的年會上,德浩集團甚至提出了“2019年底,DET德浩集團更是計劃將旗下的贛州德浩智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上市。”這樣宏大的未來戰略規劃。
事實上,過去15年的每一屆IFC展會上,德浩的展位都是最大的之一,其大屏幕產品的顯示面積也保持領先。單從這參展的氣派程度,就足以理解這家企業在國內工程AV集成市場的地位:作為全球高端工程品牌,巴可的國內代理商,德浩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從來不缺乏“稀缺性”。
甚至,2017年德浩還推出了自主投影品牌DET。這些產品覆蓋了從低端的商教市場,到高端兩萬流明工程市場的漫長產品線。并通過價位上的優勢,與巴可產品形成了高低市場搭配。甚至,新產品推出當年,德浩就拿下了2017年8月1日建軍節,南昌八一廣場大型慶典活動,68臺超短焦激光投影機配套工程,這樣的標桿性項目。這也足以印證德浩在國內投影AV集成領域的渠道運作能力。
但是,2019年德浩集團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沒能走過自己的21歲生日。這一年,德浩AV集成體系分崩離析。而德浩2019年的死亡,亦并非沒有“預告”!
德浩真正在AV圈崛起,是在2003年開始引入MPDP等離子拼接項目,并成為全國總代理。在此后很長時期內,等離子拼接產品都是“平板拼接唯一高端選擇”,這奠定了這一產品線的“利潤優勢”。但是,此后2006年長虹集團間接收購韓國歐麗安,事實性掌握了MPDP等離子拼接上游產業鏈。此后長虹等離子項目的運作和生死考驗,也就與德浩的命運僅僅掛鉤。而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后,等離子產業全面死亡、本土激光工程投影產業崛起、巴可與光峰和中影的合作進一步深入,以及小間距LED在大屏幕AV市場的快速崛起,進一步導致了AV集成行業的“市場結構大調整”。
“一系列技術路線的演變、新技術產品的沖擊和AV需求自身的戰略挑戰,構成了德浩長期可持續經營的挑戰。”行業專家認為,德浩2017年推出自主品牌投影產品,也是為了應對這種時局之變。但是,渠道商推自主品牌,一定和原有代理品牌“生長出睚眥”——這等于是兵行險著。
如果說代理等離子拼接產品的優勢成為歷史只是傷及德浩一個臂膀;那么激光工程市場的泛化,高端產品的“大眾化”則讓德浩另一條臂膀優勢大打折扣;而小間距LED大屏的崛起則讓德浩原有的產品線體系無法再支撐其體系規模。同時,2016年德浩集團新總部大廈投入使用為關鍵“中間點”,德浩自身在“順周期”中的擴張和非核心競爭力固定資產支出過度,也成為德浩集團2019年危機的重要原因。
總之,德浩作為國內AV集成市場曾經的頂級企業,2019年的突然“消失”,給AV集成行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鐘。作為集成商,天然的具有“兩頭依賴”、“經營動態波動大”的特征。尤其是在AV行業技術不斷迭代推新的背景下,如何更為靈活的控制風險,如何能夠更為團結的凝聚內部方面的團隊共識,是空前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