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比起往年展會,受到疫情影響的考慮和防疫需求的規劃,任何廠商都會采用“緊縮成本”和“控制人員投入規模”的方式,實現經濟效益和防疫安全的兼顧。人氣不及往年是預料之中!但是,IFC2020展會依然迎來了許多頭部品牌的參與。
直面調整的必然,廠商有動作
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形成了激烈的共振!”這是PJ團隊,對今年IFC2020展會“現場實況”的概括。
首先,短期因素即是“疫情的影響”。包括,疫情導致一些行業收入萎縮。例如,上半年非家用投影市場萎縮50%。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工程投影新場景,文娛、文旅市場,受疫情防控需求影響,國慶期間只有往年7成的開放程度。“兜里進項減少,支出壓縮,這是必然!”同時,即便不考慮疫情下的行業需求力不足問題,參展和參觀團隊,也會“更有效的控制人員投入”,降低疫情影響。
尤其考慮到近年來,國內自主品牌技術對外資巨頭產品的替代過程不斷深化的趨勢,與疫情下市場萎縮共振,更是加重了“外資巨頭”參展的“顧慮”。這成為大型展位空白的一大誘因。
第二,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傳統線下展會平臺的“價值格局已經大不相同”。用30年的視野角度看,90年代,專業產品領域,展會幾乎是最核心的“媒介”窗口,是廠商展示自己形象、了解行業發展和需求方“貨比三家”的關鍵門戶。
但是,此后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先后創造了網絡專業媒體平臺、B2B電商、企業門戶網站、自媒體和移動媒體新技術等等!即便專業的產品領域“信息爆炸”的發生,也帶來了“營銷手段”的多樣性。對于單一企業而言展會價值相對下降!“一些行業巨頭,近十年已經不參與大型展會,而是獨自舉辦發布會、產品體驗會”,一位行業人士在IFC現場向筆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所以,IFC2020年的“人氣”變化,更多體現在“行業長期趨勢在疫情特殊節點中的‘更劇烈’表現!”
直面增長點,IFC2020也在轉型
展會的媒體價值降低了”——這個長期趨勢,是過去30年專業產品領域的基本營銷規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這并不掩蓋IFC展會自身30年的成長!
道理非常簡單:專業工程視聽領域的創新越來越豐富、市場越來越巨大。即行業整體的增量成長,不僅綜合了“展會在營銷上的,面對單體企業價值的下降”,更是推升了“IFC展會作為一個整體的行業價值”。“這是基于‘水大好養魚’的規律!”
面對這種市場格局轉變,IFC的展示重點也在發生變化:從傳統的行業基本面貌為主,日益向“前瞻性”的創新為主轉變,并以視聽行業價值的新增長點為“展會新中心”。例如,2009年,IFC的核心突破是“數字告示”專區,帶動商顯成長;2019年則是小間距LED技術成為新工程顯示的主流……
這種以“增長點”為核心的IFC內涵,本身也包括著“淘汰部分傳統產品和項目,展示空間與品牌的傾向”,更是一種結構性的升級!同時,在更為細分的方面,IFC的中心展示功能,也在從“引進外部新技術”向“本土大循環產業鏈”轉變。
綜上所述,特殊時刻的IFC2020必然會有所不同。這并不奇怪,IFC依然能夠體現出平臺的價值。反而,現場的氣氛也是一種行業基本格局轉變的“展示”:展示了IFC平臺焦點更聚焦“行業增長點”、更聚焦“民族企業創新”、更聚焦“內外雙循環經濟使命”的特點。這些也更是專業視聽產業的“內在巨變”,是疫情下加速了的行業長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