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人很低調,一直以來只是把投影機定位為一個非常窄眾的產品線,跟手機、數碼相比確實是九牛一毛,然而小圈一樣有著自己發展的規律,那就是把握技術主導、緊跟時代潮流、布局市場渠道、做好售后服務。
2020年不被看好的投影市場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2020全年中國投影機市場貢獻了417萬臺規模銷量。不過在品牌格局上發生了更多變化,即國產民族品牌沖到了第一線,包括極米、堅果、光峰、索諾克、視美樂、希沃、鴻合等等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例如視美樂在2020年Q3季度獲得工程銷量第一;索諾克下半年首次推出爆款產品SNP-LX3200商務激光投影機,獲得較大銷量。相反日系和臺系品牌頻頻被擠出TOP榜單。
近日IDC發布了2020年國內投影市場銷量,據數據TOP5榜單顯示,其中第一名極米75.7萬臺、第二名堅果42.2萬臺、第三名愛普生33.2萬臺、第四名明基15.6萬臺、第五名小米13.7萬臺。對比去年TOP5名單,我們不難發現品牌榜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那就是新興品牌小米把傳統日系三巨頭之一的NEC給取代了,這是什么原因?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NEC經歷了幾次渠道變幻后,對傳統市場有些力不從心,而小米緊抓智能時代發展熱潮,主打爆品路線,收獲滿滿。
NEC投影渠道變化
渠道與品牌的合作關系一直考驗著雙方的話語權。回顧過去,投影渠道和品牌市場格局的變化就像一部影視作品一樣“相愛相殺”,2003年NEC投影機簽約神州數碼成為業務全國總代理,2009年NEC簽約東方中原,2015年NEC投影成為渠道商鴻合的新寵。而如今渠道和品牌已經不再簡單相互依附;例如鴻合在與品牌商合作的時候早已啟動了“備胎計劃”,2012年12月,鴻合科技在北京總部與日立集團聯合簽署了下一年度日立投影機執行性協議。2013年,鴻合科技推出自主投影品牌主攻商教市場。
投影產品的同質化,導致渠道商的服務性價值在整個競爭較量中的占比顯著提升,對市場和消費趨勢的把握,渠道已經獲得絕對話語權,鴻合有了自主品牌后,當然首推自家產品,最終NEC只保留工程投影機交給鴻合運作,傳統商教市場由NEC自主操盤,多年來太多依靠渠道商,多少有點水土不服。另外,近幾年激光投影機與LED智能投影機逐漸成為了市場主流,而NEC等日系對新技術相對比較保守,錯失了投影市場發展熱潮。
2021年投影市場激光普及年?
汞燈時代,教育市場一直都是投影機出貨最大的窗口,日系基本壟斷整個市場。隨著市場進入新光源投影時代,日系逐漸被超越并替代,例如極米已經連續3年取代愛普生獲得全國市場銷量第一,而全國第五的NEC也被小米刷了下去,當然NEC的下滑并非個別現象。2020年投影機行業,總量同比下降9.8%,政教市場同比萎縮超過40%,商務市場下降32%,工程機則也下跌了29%。
具體到大商用投影市場(非家用系外總和),2020年出貨量為117萬臺,同比下降36%。產品端三大光源中激光跌幅最小,但仍舊超過15%,燈泡機跌幅則均大于35%,2020年度商用激光機取代燈泡機步伐加快。IDC分析認為商用市場跌幅放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新冠疫情在中國和海外對需求端和供應端的負面影響從宏觀大ICT市場、企業級硬件終端市場到顯示終端品類到投影機市場的逐級傳遞顯現。第二,商用顯示市場內部的品類爭奪戰越發激烈,IWB大屏智能交互觸控面板在教育和商務,平板會議市場蠶食投影機存量和增量。
相反,2020年家用投影機出貨量為300萬臺,同比增長7.5%。LED光源產品占據消費市場份額超88%,燈泡產品占比5%。品牌主要集中在極米、堅果、小米、當貝和海信等,這些品牌實現了正增長,體現了LED、激光和智能產品的市場趨勢,以及沒有汞燈產品帶來的“結構性”優勢。在這些家用數據中,依然沒有看到多少日系的身影。行業專家指出,國內投影市場格局的“結構化”在疫情壓力下被進一步放大:新技術和新市場,成為行業成長動力;傳統日系巨頭日益受到更多的“市場轉型壓力”考驗。
商戰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即使品牌有著曾經的輝煌成績,但如果沒有跟隨市場潮流學會轉變,總以傲人的姿態對待市場,終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隨著汞燈銷量的進一步下滑,必將加速投影市場激光普及,以及品牌市場地位結構性的改變。2020年小米上位,NEC后撤,只是其中的一小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