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0日Roblox在紐交所DPO上市以來,元宇宙概念廣受市場關注。游戲平臺Rec Room于3月底完成達1億美元的融資;4月中旬,Epic Games融資10億美元用于元宇宙相關業務開發,創下元宇宙賽道最高融資紀錄。字節跳動擊敗騰訊在競購過程中勝出,以90億元的價格買下虛擬現實企業Pico。
巨資投入讓元宇宙成了被押注規模最大的新賽道之一。“元宇宙”指能以虛擬形象在三維空間中與各種軟件進行交互的世界,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運行的空間。在傳統互聯網基礎上,元宇宙在沉浸感、參與度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將會由許多獨立工具、平臺、基礎設施、協議等來支持其運行。
隨著AR、VR、5G、云計算等技術成熟度提升,元宇宙有望逐步從概念走向現實,業界也廣泛視其為后人類社會最終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之一。
從5G+云計算+AR/VR產業的融合入手,可將元宇宙的產業鏈分為硬件層、軟件層、服務層 和應用/內容層。根據 IDC 統計,2020 年全球AR/VR市場相關支出120.7億美元,未來復合增速 54%,而中國市場規模約66億美元,未來幾年復合增速47%。
多模態內容是通往元宇宙的關鍵路徑
互聯網和社交平臺既不能將虛擬世界準確地投射到物理世界,也不能賦予人類在虛擬世界中的深度體驗感。AR/VR從技術上解決了這些問題,AR可以將數字信息疊加到物理環境,VR 則是能完全創造出一個生動的虛擬世界。AR/VR內容被統稱為多模態內容。
具備沉浸感、低延時、多元化、隨時隨地、身份屬性明確的多模態內容是元宇宙的基本單位,也是通往元宇宙的關鍵路徑。這主要得益于多模態的內容形態可以是游戲,也可以是商業場景,可以是人們基于現實的模擬、延伸、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構建的虛擬世界。VR/AR為代表的多模態內容已經走過概念期、過熱期、幻滅期,并正在走出“開悟期”,走向量產成熟期。
不同的多模態內容單元組成了元宇宙。如同步和擬真方面,基于人工智能融合虛擬現實(數字孿生)技術而生成的多模態內容,通過AI捕捉或1:1模擬物理現實,從而生成一個自動化數字場景或數字人;通過機器學習賦予其動、想、及決策思維,并憑借該虛擬身份形成社交關系;同時,通過豐富的故事線、擬真交互及畫面、音效等構成一個對認知要求高的環境,從而產生“沉浸感”。
影譜科技則是國內最早的“自動化生成多模態內容元宇宙”參建者之一,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作為國內領先的AI企業,影譜科技已經在AI內容生成、AI場景生成、AI商業等服務領域廣泛滲透,處于行業應用前列,通過多年實踐構建起元宇宙在大消費落地應用。
在外界看來,影譜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元宇宙公司。影譜科技認為,多模態內容作為元宇宙的“初級形態”,與其成熟形態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沉浸感、可觸達性、自動化性三個方面需加大投入。相應地,AR/VR、人工智能等底層技術的進化是從內容到元宇宙的必經之路。
影譜科技通過AR、VR、數字孿生等交互技術提升AI內容的沉浸感。回顧內容技術發展,基于AI的沉浸感提升一直是業界技術突破的主要方向,應用場景也由于單一的內容供給到內容滲透全社會商業。
早在2014年,影譜科技用AI視覺技術自動化完成傳媒視頻中的物品原生,到現在,熟練運用AI+AR/VR技術組合,影譜的數字商品建模方式完成了從2D到3D的提升使物體呈現立體感,用戶在購物中可以自由切換視角,進而提升沉浸感。
另一面,影譜科技通過算法、算力提升驅動渲染模式升級,提升內容互動的可觸達性。通過生成式AI 技術本質上降低了內容創作門檻,算法算力以及AI建模技術的進步也從事實上提升多模態內容的生產效率及種類富態。
多模態內容仍然只能通過垂直屏幕展示內容,交互操作也受制于硬件工具,與元宇宙“同步與擬真”的要求相距甚遠。未來,基于 VR、AR 為代表的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由更加擬真、高頻的人機交互方式承載的虛擬世界,其沉浸感也有望得到大幅提升,從而縮小與元宇宙成熟形態之間的差距。
硬件成熟度提高,讓元宇宙生態提速
近幾年,元宇宙硬件生態以眼見的速度在快速成熟。
歌爾股份是中國“硬件元宇宙”的參建巨頭之一。目前,歌爾股份代工的中高端VR頭顯出貨量占全球總量70%。在外界看來,這已經成為歌爾股份業績最大的看點,也是未來的爆點之一。據IDC預測數據,在2021-2025年間,全球VR虛擬現實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約41.4%的年均增速,AR增強現實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約138%的年均增速。
在海外,Facebook去年發布的Oculus Quest2以性價比著稱,在計算、分辨力上都有巨大提升,今年出貨量有望達到900萬套。例如搭載了最新的高通 XR2 和 6GB 內存,并具有單眼1832*1920的分辨率,刷新率達到90Hz,而重量只有 503 克。這意味著 Quest2有更清晰的畫面、更舒服的空間感、出色的無線性能、目標追蹤功能以及高速的人機互動。
與Facebook、蘋果和谷歌把側重點放在消費者上不同,微軟更聚焦于商業客戶,其在2016年推出了搭載Windows Mixed Reality操作系統、售價3000美元的VR頭盔Hololens。在商用方面,借助 HoloLens 2,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實踐中學習;通過與定制AR軟件結合使用,HoloLens協助宇航員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對主要的硬件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
數據顯示,設備持續迭代,低基數下未來出貨量復合增長高。在諸多硬件巨頭的示范效應下,預計更多科技巨頭新款AR/VR設備也將陸續面世, AR/VR市場成長空間有望進一步突破。
隨著元宇宙生態建設提速,生態協同效益將更為明顯。軟硬件、服務、內容共同搭建元宇宙脈絡,其中硬件、內容、軟件、服務四大環節當前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為 37%、36%、19%和 8%。作為元宇宙第一入口的AR/VR內容及終端,同時需要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撐,影譜作為最佳的AI多模態內容供給方,其在生成效率、可適應度、商業化廣度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