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智能投影市場至少有40家品牌退出。同時,這一年也有不少新品牌加盟進來,其中不乏當貝、堅果、海信等行業領頭羊的經濟性子品牌,以及1LCD投影產品線上,聯想、長虹、創維、紅米等“大”牌先后發力。
“看好這個市場,和做不下去的企業都不少!”大屏君覺得這一點就足以說明,智能投影、特別是1LCD市場的水并不淺。而進入2023年,1LCD投影行業“新鮮”的變化還在繼續發生:例如,洛圖科技數據顯示,去年11月剛剛上新兩款1LCD智能投影的紅米,在2023年1月份,位居銷量榜第二、銷售額榜單第一名。
問鼎太快,紅米靠什么
“紅米第一”,這個事情一經曝出,行業內最大的聲音是:“是不是統計誤差?”對此,大屏君也不敢輕易下定論。但是,即便不同調研機構的“數據樣本”存在差異,對于能上第一的品牌,至少也不會是“行業落后”的玩家。
即,這一數據至少說明:1LCD市場,一個品牌是可以“迅速”上位的,兩三個月內實現份額領先的。這一點在過去3年多的1LCD投影爆發過程中已經被多次驗證。
數據顯示,2020年1LCD投影國內市場銷量為127萬臺;2021年為211萬臺;2022年為389萬臺——三年來,年度增量分別是大約30萬臺、85萬臺、178萬臺。其中,2022年銷量增加量,已經超過了2020年的總銷量。這代表了1LCD投影主導的“千元超大屏”概念是切實有市場的。
且這一過程中,行業以崛起了小明、知麻、微影等眾多新秀品牌。有行業人士認為,三年來至少曾經有過百家新品牌“摻和”1LCD投影市場。最近新興上位的品牌則包括創維、長虹、聯想、AOC、紅米等等。對此,大屏君認為,更多品牌、尤其是大品牌進入1LCD投影市場,是對這一產品線存量大增、增幅不減趨勢的認可和渴望。
而在行業新秀品牌的崛起中,紅米是目前“騰飛最快”的。對此,業內總結了三大原因:第一,1LCD市場本就缺乏品牌忠誠度和品牌粘性;第二,紅米自身背靠小米粉絲團,在年輕人中影響力比較大,尤其是和一些缺乏大品牌背書、缺乏年輕文化內涵的品牌比,紅米的軟實力優勢很突出;第三,1LCD投影市場整體處于魚龍混雜的狀態,消費者獲得“好產品”的需求和供給端的混雜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讓“品牌軟文化實力”更容易轉化成“消費信任”。
同時,在加上,紅米兩款1LCD投影定位明確、價格合理,屬于盧偉冰的那句話:“玩性價比紅米就沒怕過誰”的典型產品,其能夠在市場上迅速突圍出來,并不為奇。
對于以上的行業內的共識性評論,大屏君沒有額外意見:但是,大屏君卻也想對這些理由,提出一個進一步的“定量”分析問題——即紅米的第一如此之快,是1LCD行業自身混雜、品牌忠誠度低與消費希望更好的產品之間的外部共性矛盾占主要方面;還是紅米自身的粉絲團、性價比文化、渠道體系等力量占據主要方面呢?
或許這個問題難以有“標準”答案,不同人觀點會截然不同。但是,就大屏君一家之言:大屏君認為,紅米的崛起之快,更多是因為1LCD投影市場自身“問題嚴重”——1LCD投影圈的魚龍混雜,讓紅米的品牌軟實力“更有威力”。這就類似于暗夜下的星火,與陽光下的星火的“感受差異完全不同”一樣。
1LCD市場需要強勢品牌“正本清源”
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2年1LCD智能投影市場TOP4品牌微影、先科、瑞視達、知麻,合計份額達到23.4%,較2021年下降21.2個百分點。大屏君覺得,這個數據足以說明1LCD投影市場“整體品牌格局并不強”、“品牌粘性并不足”、“消費行為感性化比例高”,以及產品和品牌市場迭代迅速的特點。
這些特點,固然與過去數年1LCD投影技術保持快速進步,如主流亮度從200流明上升到500-800流明;2023年開年更是有多個品牌推出1000+流明產品有關。但是,更與這一市場(據稱)活躍品牌高達200+,其中很多牌子是“撈一票”的心態,造成行業產品質量層次不齊、參數真實性存疑、營銷夸大宣傳時?梢姟⒈姸嘀行∑放聘緵]有足量售后服務體系等行業現實有關。
對于智能投影行業的亂象,極米鐘波認為,這些亂象侵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良好發展秩序,干擾企業集中資源進行創新研發,不利于在國際競爭中提升核心競爭力,不利于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因此,在2023年全國人大會上,鐘波建議相關部門和機構盡快制定家用智能投影機強制性國家標準。
“沒有標準確立底線,所以門檻低”、“很多產品價位在兩千元以下,甚至千元以下,更低的終端價格讓消費者購買過程比較隨意”、“加之整體市場處于增量通道,過去5年連續新增年百萬臺規!薄@些因素讓“行業中很多蹭熱度的中小企業”,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在選購產品,特別是千元機產品時,如何建立對產品的信心和信任度呢?特別是通過網絡消費的時候,往往不能“眼見為實”,選擇“大”牌就成了更好、更簡單的方案。因此,調性明確的小明、知麻、紅米等“清流”品牌能在1LCD等普及型智能投影領域快速崛起。
或者說,除了要“制定標準”(制定標準需要一個科學的過程,同時也受限于智能投影產品技術還在快速進步的變化性制約,不可能一蹴而就)之外;大牌將是眼下行業市場“正本清流”,最為迅速和直接的力量。例如,DLP智能投影上,極米連續6年成為行業NO.1,并具有較大的份額領先優勢,充分體現了“品牌對市場的號召力”。
再例如,這次的紅米1LCD消費額月度第一、海信2022年首款智能投影拿下全色激光4K智能投影龍頭、峰米憑借在激光光源和1LCD子品牌小明上的市場成績,2022年自有品牌產品銷量翻番增長……這些成績,都體現了大品牌、強勢品牌在市場從亂走向治的過程中的“強大的中流砥柱作用”。
即,大屏君認為“1月份紅米1LCD投影消費額第一”的深層意義是:在投影技術,特別是1LCD技術進一步升級之后,消費者已經從嘗鮮為主、轉向經濟性與品質兼顧的消費需求,進而推動行業市場“不再單純比較價格高地”,而是更側重“質價比”,進而有利于強勢、創新性品牌的持續崛起。
這一市場轉變,與1LCD的技術成長水平、整體家投市場滲透與飽和水平、消費市場培育與教育水平等緊密相關——是2023年行業市場發展進入到一個質變階段的主要任務。
這里大屏君要最后強調:不要只看到紅米為啥能成為1LCD第一,不要只看到行業存在的、需要校正的問題;更應該看到紅米第一背后,恰是“行業質變點”已經出現的信號——行業企業更應該看到,智能投影市場從“增量為王,到存量之爭”、“從投機混戰,到強勢品牌統領市場”轉變的趨勢變化。后者是對每一個認真在做這個行業的企業的“一次篩選”。(未來兩年,智能投影、特別是1LCD圈,將是品牌淘汰的大周期,半數以上的中小品牌淘汰出局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