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快速的變革,加上全球性的應用普及帶動,對于智能手機出貨量正迅速超越PC出貨量的事實應該不至于感到意外吧?事實上,這只是在技術演進道路上眾多重大里程碑事件之一罷了。 …詳情>>
索尼、松下、夏普、日立、東芝,這些赫赫有名的“日本制造”大牌,卻在近期屢遭“寒流”,經營不善,業績慘淡。夏普出現了百年一遇的巨虧,松下虧損也創出全日本新高,索尼已連續四年虧損。 …詳情>>
光電板大廠志超科技公布2012年1月營收14.92億元,較去年同月12.54億元成長19.02%,也較去年12月營收成長約2%,為歷史單月第4高的營收金額記錄。 …詳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核心部件價格一月一降,甚至一月數降,“小米”式饑餓營銷除了不斷拉高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外,更重要的是在不斷降低小米的生產成本。這就是雷軍的成本控制之道。 …詳情>>
立锜今(10)日召開法說會,該公司發言人張國城表示,在消費性電子應用、尤其是平板計算機持續增溫的帶動下,今(2012)年首季合并營收將落在25-28億元新臺幣區間,換算之下,最高可能較去(2011)年第四季合并營收的25.77億元新臺幣成長8.5個百分點。 …詳情>>
華映總經理林盛昌昨(10)日表示,華映已成功轉型為中小尺寸面板廠,2011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達4.8億片,創歷史新高,也居全球面板廠之冠。林盛昌更為華映今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訂下成長15%至20%的目標。 …詳情>>
觸控面板廠和鑫昨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多項人事案。前董座張文毅離職之后,由彩晶人馬全面進駐,彩晶董事長焦佑麒親自接任和鑫董座,甫從接口離職的童國雄則是就任和鑫執行長,而彩晶副總呂清平也轉任和鑫行政中心副總。 …詳情>>
今年全球液晶電視規模將年增9%,達2.15億臺,友達將主攻大尺寸、3D、LED、超窄邊框等面板,65寸出貨量將大增五倍,3D裸眼亦可全系列供應列電視、筆電及顯示器上。 …詳情>>
日系半導體大廠瑞薩(Renesas)今年2月正式宣布退出大尺寸LCD驅動IC,臺灣LCD驅動IC大廠聯詠接手正式打入夏普供應鏈,初期拿下夏普約1成的訂單量,最快今年第3季量產出貨。 …詳情>>
在奇美電董座難產之際,昨日市場再傳出奇美電裁撤內湖辦公室,并于昨日舉辦說明會,引發人事異動遐想,奇美電解釋,是將人員整并到竹南與臺南,而非裁員。值此多事之秋,奇美電一舉一動仍引發不小漣漪。 …詳情>>
面板大廠瀚宇彩晶2011年全年營收416.83億元新臺幣,稅后虧損74.6億元新臺幣,全年每股虧損約1.27元新臺幣,較2010年每股虧1.46元新臺幣改善,也是2011年臺系面板廠中虧最少的公司。 …詳情>>
三年前迫于成本、市場等經營壓力而退出中國的日本手機廠商京瓷,正在醞釀本周重返中國。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進入爆發期,近期來,包括索尼、夏普等日本數碼廠商都開始重啟中國市場的“掘金之旅”。 …詳情>>
奕力的觸控IC產品技術已開發至2指與10指觸控,最大可做到20吋尺寸的觸控產品,去年在敲入美系業者的平板計算機供應鏈貢獻下,觸控IC占營收比重到年底已達到15%左右。 …詳情>>
2月13日消息,曾經迫于經營壓力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京瓷手機,正在醞釀重返。據悉,京瓷將于本周正式發布由中國電信定制的3G智能手機。 …詳情>>
蘋果公司可望于3月發表i Pad3,蘋果股價近期已率先反映,漲破500美元歷史新高。根據韓國媒體報導,由蘋果公司向三星及LGD采購的i Pad3視網膜面板推估,蘋果i Pad3今(2012)年出貨量有可能沖至7000萬臺規模,成長幅度驚人。 …詳情>>
據日經新聞報導,索尼(Sony)已開始量產整合了觸控面板與液晶面板一體化的新型面板產品,據悉,新面板產品厚度比傳統貼合式觸控面板薄約三到四成,亮度可提高一成。 …詳情>>
2011年對于日本電子業界的企業來說是陰霾不散的一年,地震導致日本國內需求銳減,而工廠在泰國的供應商和企業工廠遭受洪災而影響全球外銷產量,日元的升值也帶來出口壓力,等等天災因素嚴重影響了日產液晶電視和面板業務的銷售。作為日本液晶面板巨頭夏普在2011財年度(截至2012年3月31日)經營慘淡,業績直線下降遭遇巨額虧損,這一百年一遇的尷尬…詳情>>
4月11日,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上,就加征關稅對公司業績影響、盈利增長點、汽車
近日,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線上會議介紹了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并回答了投資者關心的 新一輪
近日,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介紹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山隱大模型”、AI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