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中間的屏蔽層能夠保護中心的導體免受上述幾類干擾,但是屏蔽層對某些類型的電磁波無效,只能用平衡傳送的方法來抵消它們(使兩條導線撿拾同樣的干擾,通過變壓器讓兩個干擾信號的方向相反,達到互相抵消的目的)。屏蔽線主要用于麥克風、吉他、線路電纜,因為這些信號源的電平都比較低,必須加以擴大,在擴大信號的同時,混進去的干擾信號同樣會被放大,造成嚴重的后果。
音箱電纜傳遞高電平信號,相比之下干擾信號微不足道,所以不需要屏蔽,但是音箱電纜有它自己的要求。比如導線的電阻對于麥克風電纜不很重要,但音箱線要通過大電流,阻抗的問題就很突出,原則上是越短越粗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音箱線端也裝有大二芯或卡農插頭,同麥克風線一樣,有時甚至外表也差不多。但它們所用的電纜完全不同,一定不要混淆或用錯。
電阻、容抗、感抗
阻抗包括電阻、容抗、感抗,以歐姆為單位。電阻很好理解,各種材料的導電性不同,同一種材料也因為線徑和長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電阻。例如500英尺16號線規的銅線電阻為4歐姆,線規號每增加或減小3號,電阻就加倍或減半。500英尺13號線規的銅線電阻為2歐姆,19號線規的電阻為8歐姆,以此類推。這么小的電阻變化對于音箱的影響相當大。音箱的阻抗一般在2至8歐,如果我們用一個4歐阻抗的音箱,電纜阻抗也是4歐,加起來就變成8歐,而且只有一半功率送到音箱,另外一半完全消耗在電纜中!
許多高質量的音箱電纜使用足夠的線徑(12到18AWG)和中等長度(少于100英尺),細算起來,即使使用18號線,電阻仍有1.3歐姆,線路上將有一些功率損失。在麥克風電纜中,容抗比電阻更成問題。中間隔著絕緣體的兩個金屬物體可以形成電容器,音頻電纜的屏蔽層和內部導體正好就是這樣的關系,因此整條電纜就形成一個大電容,以它的容抗阻擋交流電流的流動。
根據電容的性質,頻率上升會使容抗減小,然而這一電容與電纜的電阻聯合,將形成低通濾波器,電纜越長截止頻率點就越向下移,衰減越大。這是通常建議不用過長電纜的重要理由。導線的另一個屬性是感抗。音頻信號在導線中流通時產生隨電壓變化的磁場,物理學稱為“自感”。這一磁場對信號的通過產生阻力,它隨頻率的降低而變小,與電阻、容抗交互作用將產生復雜的結果。
在線路電平的電路中,由于電流弱,自感產生的磁場也不強;然而大電流信號(如揚聲器信號)的磁場就強大得多。使用高質量的音箱電纜可以減少自感磁場,改善音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