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IFC展會上,智慧會議板塊的規模在擴充。包括顯示、視頻采集處理、輔助工具、整體解決方案等,都在全面“更新”:智慧會議市場“逆市”下卻被加倍看好的“反差”,代表了行業企業對這一潛力場景的更為深刻的理解。
智慧會議遭遇連續“逆勢”,不改廠商熱情
據專業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全球會議平板代表的“智慧會議”核心產品銷量2022-2023年連續兩年錄得兩位數下滑。國內市場的下滑比例甚至連續達到近3成——即交互會議產品市場規模國內需求兩年萎縮一半。
這絕對是“暴風雪”級別的逆勢!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實際市場情形,必然影響到行業供給側的“溫度”。但是,從IFC2024看,專業視聽產業,依然將智慧會議、智慧辦公,視為一個“核心潛力股”。
圖:Creator快捷展示的會商室會務綜合管理平臺
業內廠商表示,短期的市場波動具有必然性。一方面是,智慧會議場景建設,從產品到應用習慣、企業數字化水平和周邊信息數字產品生態都不完善,其自身亦沒有達到能夠“爆發式發展”的供給水平。另一方面,疫情對遠程辦公的透支效應過于集中——所謂跳得高、摔得狠,這是這兩年交互平板市場跌下來的核心原因。
除此之外,業內人士還表示,2023年只看到商用投影、交互平板等市場下跌,卻看不到沒有交互功能的單純性液晶會議大屏走紅,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實際上,省略交互功能,能夠為會議多媒體節約三分之一的設備開支,這正成為中小企業的主流選擇,其在會議智慧化場景中的市場占比可能已經過半,2023年增幅幾乎翻番。
圖:Maxhub以“智會融合·進化不止”為主題參展IFC2024
即“好用還要經濟”這是眼下智慧會議需求一個非常大的痛點。用戶正在用腳投票來解決之一痛點。
除了具體的行業現狀分析外,業內人士更對長期的智慧辦公場景擁有信心。因為這是整個智慧化社會轉型的必然組成部分。僅僅以會議室為例,全國就有超千萬的數量,未來會走向智慧化。這就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的研發投入是不斷迭代升級的,是面向長期發展戰略的,不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
跨行業大共識,智慧辦公供給日益豐富
“不是有塊安卓大屏,就能叫做智慧會議、或者智慧辦公!”IFC2024上,行業人士指出,智慧會議和智慧辦公市場還處于“供給側建設”的初期階段。
圖:飛利浦展出的135英寸可折疊COB智慧一體機
從應用角度看,智慧會議既包括軟件、也包括硬件。硬件角度看,除了顯示設備,如液晶大屏、投影機、LED一體機外,還需要通信、控制、視音頻采集等其它組件——這等于對會議室進行一次以信息化設備為主的“輕裝修”。
例如,IFC2024上,新柏石的NewSight智能屏,能夠將辦公空間1.3-1.5米的前端設備功能統一集中管理,實現照明、空調、窗簾和音視頻多媒體系統進行場景聯動的智能控制,兼容多種會議預約和門禁管理場景。——這樣的設備,在智慧會議場景中“不是主角”,但卻是“好用”的智慧會議場景中不可或缺的組件。
再例如MAXHUB聯合騰訊會議推出的七代機會議平板,可通過人臉聲紋唇部動作,把人扣出來,實現畫廊模式,即使主講人在走動也能實現精準識別人臉。視訊款還支持多人分鏡,遠程會議對方可自由選擇觀看的場景,如特寫局部、人像、物體等,體現平等。
MAXHUB展示生態合作體驗區
所以,從應用角度看軟硬件生態是不是已經足夠健全、好用,現在依然是需要討論的話題,是發展中的話題,是行業在不斷打磨的體系。
從采購角度看,目前的智慧會議體系還擁有“成本劣勢”。例如,micro LED大屏的價格普遍較高。P1.8左右的150英寸屏幕需要3-5萬元。液晶交互大屏,百英寸產品也需要3萬元。這也是為什么中小企業會議室簡單的選擇大屏彩電或者大屏液晶顯示器作為主要設備的原因——如果將多媒體、通信、控制、軟裝等都配齊,智慧會議室的造價就要最少向10萬元,且上不封頂的看齊。
“成本始終是普及的決定性力量”!特別是在今天智慧會議室的價值還沒能被完全挖掘出來的背景下,投入產出比,往往是零售型市場、中小企業主的“主要應用障礙”。
圖:AOC冠捷展出COB微間距LED智慧顯示屏新品:4K 192英寸沉浸式視覺體驗
“問題顯著,這是好事情!”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恰是因為看到更清晰的問題和需求痛點,才能驅動行業高速產品迭代,才能進一步鞏固產業鏈加速創新的共識。IFC上,推出全新會議室新品的品牌眾多,如飛利浦、MAXHUB、索尼、AOC冠捷、Creator快捷、小鳥科技、海信、TCL、羅技、億聯網絡等等,至于LED板塊更是幾乎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micro LED一體機產品。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智慧會議和智慧辦公板塊是2024年IFC展會新品數量最多的應用場景。也是新品類型覆蓋最廣泛的應用場景。廠商廣泛的參與,就是行業信心最顯眼的共識點,也是行業持續向好大趨勢的明證。
挖掘智慧會議價值,狹義看應用,廣義看生態
在IFC2024上,智慧會議、智慧辦公產業還有另一個共識:那就是,其市場發展不能僅僅從狹義的產品或者場景應用來定義,而是要看到廣義的數字化社會生態的發展現實。
圖:小鳥科技百靈智能會議一體化解決方案
比如,傳屏顯示的需求,其實本質就是植根在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大普及的“全社會數字生態”下的功能需求。在比如,擁有一套有“逼格”的會議室體系,很多時候也是一個公司的門面象征——如果別人都有、競爭對手有,“你沒有,可能就被客戶理解為實力不行,或者企業發展的數字化信息化水平不行”。
類似的,與具體產品功能可以緊密,也可以無關的大的生態現實,實際上左右著智慧會議、智慧辦公的發展路徑。業內專家指出,至少要擁有一種文化上的認同、使用上的習慣,才能保障行業發展的可持續。從這個角度看,智慧會議和智慧辦公“快不得”,一定是伴隨著整個社會的數字化程度不斷疊加和積累的:即疫情透支的遠程會議需求,那種爆發是不健康的發展。同時,不斷的社會數字化進程,必然讓智慧辦公成為大市場、大應用,智慧辦公的前景是確定性的。
圖:巴可發布可立享無線視頻會議一體機ClickShare Bar
“看好智慧辦公,我們更有耐心!”——IFC2024上,智慧會議、智慧辦公板塊,系統的表現出供給側優先、信心足,耐心也足的行業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