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DVD兩大陣營Blu-ray和HD DVD正在中國掀起一場爭奪市場的競賽。中國的下一代光盤技術是否會重復DVD時期的故事?
“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巨頭和好萊塢影業公司對于高清DVD市場所施加的控制只能總結為一句話:混亂,混亂,還是混亂。”在剛剛結束的于挪威舉行的國際廣播會議(IBC)上,權威人士們在聆聽了來自HD DVD和藍光(Blu-ray)兩大下一代DVD標準陣營冗長的抱怨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企業正是在這一“亂世”中入局。
9月初,記者從藍光聯盟中國工作組獲悉,全球第三大電腦廠商臺灣宏碁集團以及中國華錄集團已經加入藍光聯盟。宏碁表示,從明年開始,宏碁品牌的筆記本電腦以及不久前宏碁宣布收購的美國Gateway筆記本電腦都將采用藍光光驅。而隨著宏碁的加盟,目前惠普、戴爾和聯想等幾大PC廠商均支持藍光格式。
此外,作為中國最大的音視頻生產廠商,華錄的加入也預示著中國電影和藍光開始“親密接觸”。據悉,華錄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將在中國聯手建立藍光光盤編輯制作中心,并向市場發行藍光格式的中國本土DVD電影。由于電影片源的引進工作尚未得到中國電影公司授權,目前藍光碟機和碟片在中國內地的出售量還很少。
華錄透露,由華錄生產的藍光碟機將和藍光碟片同步上市,暫定在今年下半年,但目前尚不清楚國產藍光碟機的價格。可作參考的是,索尼藍光碟機在美國的售價為599美元(約合4600元人民幣)。每張藍光碟片為200至400元人民幣。
緊隨其后的是,以“中國版”的HD DVD標準為核心的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于9月7日在京成立。作為該標準的制訂者之一,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達對《科學時報》記者表示,明年3月,基于“中國版”HD DVD標準的產品就將推向市場,目前包括清華同方、TCL等在內的5家中國廠家已經做出了“中國版”的HD DVD樣機。
對于國內藍光和HD DVD陣營日漸清晰的劃分,陸達認為,這是國際上圍繞下一代DVD標準所進行的爭斗在國內的反映。“HD DVD和藍光DVD進入中國是遲早的事,我們不希望中國的下一代光盤技術重復DVD時期的故事。”陸達說。
由于中國DVD產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新傷舊痛不斷,因此,“自主知識產權”就成了企業宣傳自己的最好利器。號稱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版”HD DVD標準又能給我國的DVD企業帶來哪些實惠呢?
陸達告訴《科學時報》記者,目前暫命名為CH-DVD的“中國版”HD DVD標準是由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技術集團第三研究所共同向DVD論壇提出的。該標準主要對原有的HD DVD標準進行了3點改動:用4~6(FSM)調制碼代替了8~12(ETM)調制碼,采用簡化的導航系統,以及采用中國的音視頻壓縮標準AVS。今年2月28日,DVD論壇的34屆執行委員會(SC)會議通過了該標準文本V10.0。CH-DVD的物理格式標準文本部分至此基本完成,進入以國內企業為主編制應用格式規范并進行樣機開發的階段。成立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正是希望能夠帶動完整產業鏈條的形成,加快CH-DVD的產業化步伐。
“中國的DVD播放機產量世界第一,但專利費卻在生產成本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企業和科研機構在DVD的研發及標準制訂過程中貢獻很少,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沒有自己的砝碼。”陸達說:“我們制定CH-DVD標準的目的,就是希望將來中國的企業能少交一些專利費,防患于未然。”
將來采用中國版HD DVD技術會比原有標準少交專利費是一定的,但具體少交多少仍舊是一個未知數。對于這一疑問,中國音像協會光盤工作委員會理事長周建潮告訴《科學時報》記者:“有總比沒有好。”
陸達告訴《科學時報》記者,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未來的工作計劃是,在今年年底前引入自主的AVS系統、DRA音頻系統(信息產業部行業標準)、數字版權保護系統等。明年3月,以該標準為基礎的小批量產品就會面市。這些產品將能兼容現有的各種光盤格式,如EVD、HVD等。此后,該聯盟將繼續協調、引導產業鏈中關鍵零部件本地化的工作。
由于高清碟片的數字版權保護比上一代產品嚴格很多,無論是藍光DVD還是HD DVD,都使用了數據加密體系AACS。而根據國家《商用密碼管理條例》,AACS體系不能直接應用于中國,需要進行改造。“這是目前妨礙藍光DVD、HD DVD正式進入老百姓家庭的最大障礙。”陸達說。他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已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小組,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商用密碼的本地化工作。
在中國高清光盤產業聯盟成立儀式上,美國華納家庭錄影國際部總裁Philippe Cardon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在美國已經有450萬張高清碟片售出,累計消費超過1.2億美元。此外,在其他國際市場上,主要是歐洲和日本市場,也售出了超過100萬張高清碟片。
Philippe Cardon認為,中國市場已經具備了發展高清碟片產業的基礎。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中國已累計銷售高清電視超過600萬臺。他預計,這一數字在今年年底將超過1500萬臺。同時,Philippe Cardon還注意到,中國高清電視的銷量和高清節目的普及率之間存在不對稱性。只有極少數的中國家庭可以接收高清電視廣播,這為高清碟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會。
“目前,下一代高清光盤藍光DVD與HD DVD兩大陣營分別由索尼、東芝牽頭,誰都想打贏這場高清碟機的標準之戰,目前還難分輸贏。在中國,還有紅光高清光盤在研發過程當中。至于究竟誰將在競爭中獲勝,則取決于市場、取決于消費者。”周建潮說。他認為,應該開放市場,歡迎競爭。誰贏得消費者,誰就將贏得市場。
而陸達也坦言:“未來的競爭中,關鍵是看誰的市場化步伐走得更快。”他認為,由于現有的DVD整機生產線可以改造升級為HD DVD生產線,這將有利于中國版HD DVD碟機在國內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