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公共廣播只要求“話匣子”能聽到它說些什么就可以了,再無其他量化的規范。現在對于系統的信噪比、功率、頻響、失真等都指標有了標準。例如,信噪比一般不小于15dB;每個揚聲器的功率不小于3W,功放的功率不得小于揚聲器總功率的(1.2~1.5)倍等。(詳見SJ/T10406-93,JGJ/T16-92,GBJ116-88等規范/標準)。舌簧揚聲器只能退出市場,高音號角的使用也受到了有關噪聲污染規范的限制,代之而起的是各種質量合格的天花喇叭和音柱;同時,廣播功放的功率再不是最大幾十瓦的規模,而是幾百瓦甚至幾千瓦。同樣,由于技術的發展,廣播功放的信號輸出模式也由定阻式(變壓器推挽輸出,無大環反饋)轉變為定壓式(深度大環負反饋),不僅使電性能指標有了極大的提高,而且大大方便了施工計算。通常一個的公共廣播系統會有若干個可以隨意選通的廣播區。以常見的會展中心為例,每一個展區可能是一個廣播區,廣場是一個區,會議中心是一個區,辦公場所是一個區,保安中心是一個區……等等。除了能隨機地分區發布語圖2-2:高音喇叭圖2-3:廣播音柱圖2-4:天花喇叭音信息(如通知、尋呼)之外,還應能自動地定時發布作息信號、播送背景音樂或語音文件(例如預先錄制好的迎賓詞)。
新的公共廣播網尤其重要的是應能同消防中心聯動,當有災害性事故發生時能強行發布警笛和強行插入緊急廣播(如消防指揮廣播)。最近國家強化了電子、電器等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為保障使用安全和必要的電磁兼容特性,公共廣播系統的主要設備必須在2003年8月份之前通過3C認證。每一個新的或舊的單位都需要有自己的公共廣播系統這一格局沒有變,舊的系統需要更新、新的系統有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