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光戰勝HD DVD之初就有分析師指出,這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勝利,因為藍光正面臨著互聯網下載的嚴峻挑戰。據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受互聯網視頻服務的影響,從2006年起,光盤播放機就已經出現了微幅消退情況。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網絡存儲技術的快速發展,流媒體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其對家用碟機的取代作用正在日益顯現,將來完全可通過互聯網看電影等高清節目,很多軟件都可以播放藍光、HD-DVD格式的電影,因此沒有必要去購買一臺價格昂貴的藍光或者HD-DVD碟機。
但郭剛卻認為,網絡下載替代不了藍光,“網速是個大問題。200KB/s的下載速率已經是很多網民的極限,對于一部25GB的藍光影片來說,需要30個小時左右的下載時間,遠不如購買一張藍光光盤方便。”
“另外,存儲空間與單位存儲成本也是藍光的優勢。”郭剛說道,“下載的東西必須要有地方保存,通常人們會把下載的內容存在硬盤上,但當存儲的內容越來越多時,硬盤的存儲成本就很大了。與之相比,幾十元一張的藍光光盤,無疑是最經濟、最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