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前情況和各市場研究機構的謹慎預測,中國作為世界機頂盒最大產出國的地位長期內將難于撼動,但將迎來更多的“覓食者”。“資本總是要流向增值的地方的。”一位經濟學者說道:“本土力量和外來軍團都已經蓄勢待發,不斷膨脹的機頂盒‘蛋糕’只要一出現就一定會被迅速分割。”
國外廠商方面,以富士通、NEC為代表的日本勢力和以飛利浦、IBM、湯姆遜為代表的歐美軍團都在磨拳擦掌。其中,作為世界第一大機頂盒供應商的摩托羅拉,自從2004年以3,300萬美元蠶食30%的天地數碼股份后就正式進入了中國機頂盒市場,它已經計劃在今年年底時關閉在臺的寬帶和機頂盒設備生產基地,把生產業務完全外包給鴻海精密,原有廠房改造成一家產品設計研發中心。摩托羅拉市場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不足200萬的機頂盒用戶和1.1億數字電視用戶落差很大,摩托羅拉絕不會放棄在這里“掘金”。業內人士也認為,摩托羅拉此舉用意深遠,既可以同時加強臺灣地區的研發實力,提高生產能力,又能夠強化對內地機頂盒市場的輻射,為全面進入內地市場做鋪墊。
和國外廠商相比,國內競爭者多集中在東南沿海,且大部分都以低價機頂盒為生產目標。目前,國內機頂盒廠商已經分為三大主要陣營:代表傳統家電廠商如創維、海信、海爾、TCL、長虹等;代表新興專業廠商如同州、天柏、九州等;代表IT廠商的清華同方、浪潮、華為等。據調查顯示,第一梯隊的天柏、同州、九州、海信、海爾占據著國內機頂盒市場60%的份額;第二梯隊的清華同方、創維、TCL、長虹則占據30%多的市場份額;剩下的不到10%的市場份額則由一些小品牌瓜分。
業內人士指出,為了達到與國外企業在同一市場競爭的目的,國內企業已經在總結,并充分意識到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提供對今后保有高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性。雖然國外企業起步較早,但國內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溝通能力和相關標準跟蹤上都具有一定優勢。隨著產品穩定性和成熟度的進一步提升,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在巨大的機頂盒市場的爭奪將達到白熱化。孫起民工程師向本刊記者指出:“隨著國家以更積極的姿態引導數字市場,未來較高檔的STB(機頂盒)被納入國內機頂盒制造商們的生產計劃當中,中國企業也逐漸從產品研發階段,進入批量供貨,甚至大規模市場拓展階段,他們必然會誓死捍衛自己的陣地。”
市場仍待引導
就目前現狀而言,中國機頂盒市場尚未成熟,并且在這個市場中,本土大大小小的機頂盒廠商就超過了300家,競爭的激烈程度難以想象。從現在的情況看,政府決心和相應政策的制定是我國機頂盒產業持續發展的最大保障,而廣大民眾對數字電視的深入了解帶來的對數字電視日益增長的需求又成了該產業繼續增長的動力。自今年1月1日央視帶頭引發高清數字風暴后,關于機頂盒市場“豐收之年”來臨的傳言就一直沒有斷過。
“這很容易讓人麻痹,從而看不到新興市場隱藏的諸多問題。”孫起民認為:“國內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全面鋪開,的確拉動了機頂盒的強大內需,但缺少節目和內容的客觀現況深深地制約著發展。為了能在機頂盒市場上常勝不敗,各大芯片廠商也憑借獨特的市場判斷和技術背景推出一系列套片解決方案。為此,不同的芯片廠商推出了各自代表性的芯片,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籌碼。另外,國家剛出來的所謂‘標準’其實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薄薄幾頁紙很難對廠商的生產做出明確的技術規范,盡管現在不少人都在呼吁這個問題,但結果還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