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500強企業飛利浦的副總,到加入01年才成立的奧圖碼做經理,他用“追求人生利益階段的成就”來解釋這其中的契機。盡管此際的責任比以前更重,但高于以前的待遇、創業而非打工的感受以及在參與決策上的貢獻,在他看來這很公平。而在飛利浦的專業成長,與建立奧圖碼品牌一樣,成為其人生經歷中難忘的兩大部分。
作為跆拳道高手,談及工作和業余愛好,比如運動對公司經營的幫助時,他說:“因為跆拳道是兩個人對打,有時候難免要和比你高大的人對打,所以你要很冷靜,要找出破綻來打。這一點同樣適用于我們面對比自己強的競爭對手,這時候還是要冷靜,找出解決途徑。”可以說這是郭特利把跆拳道的哲學用到了職場中。至今,他還是保持每天運動、早起的習慣,希望自己的體能狀況、意志力等都得到鍛煉。
有人說總經理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總監,但是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所以自然需要選擇和自己合作的人。被問及公司成員選擇的標準時,郭特利似乎尤其找到了表達自我的思路,并且旁征博引,將自己對于中國茶道、文學和歷史的喜歡以及理解,還有對于自己的反思,全部都融匯在對于我們這個問題的解答之中。
他茶杯上的“有容乃大”四個字,幾乎可以概括其用人原則,并一再被用來提醒和強迫自己要做到更好。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希望容納不同專業,不同特質的人。他引用兩大歷史名人劉邦和項羽的故事說:“看上去,劉邦不如項羽,項羽是英雄蓋世,按照古書記載他長得又帥,劉邦是其貌不揚,有點無賴的感覺,但是因為劉邦擁有張良、韓信,所以最終成功了,現在來看,這就是人力資源的差異。”把曾經的自己比作明星球員的郭特利,明白自己以后要當明星教練,吸收更多的人才,而且最理想的情況是希望德才兼備。
當然,奧圖碼并非一帆風順,而是曾經并將要繼續面臨和克服一系列困難,比如資源不夠,競爭對手很多。尤其是2008年,這個被很多企業視為中國經濟比較困難的一年,因為人民幣持續升值,1月1號實施《勞動合同法》,還有兩稅合一,對于外來企業而言,可以說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太多優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珠三角地區有很多臺企、港企,都是把他們的企業搬遷到越南或者是泰國,但是奧圖碼卻與眾不同地選擇走向內地市場。
對此,郭特利似乎比內地的我們更加正面看待中國的未來,并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樂觀的期望。如今講到參加07年“亞洲快速成長500強”在香港頒獎,見到領獎現場有那么多和自己相似的新公司,而且其中40%都是中國的企業時,他感慨說:“其實我們擁有很好的環境,包括很廣大的內需市場,很充沛的人才,二者會交織成很多機會,這其中包括就業機會,消費機會,因為從消費者看是消費市場,從就業者來看是就業舞臺。”
郭特利的理解是:從表象來看,似乎中國經營環境比較困難,但是從深層來看,它背后代表不同的意義:首先是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經濟成長非常快速,盡管先求量的增長,使中國一度好比是世界的工廠,但是經過這個階段之后,應該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一部分的市場。這已經發生了質變。還有新的《勞動合同法》實施,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高附加值的、有技術水平的企業是中國歡迎的,這也是一種質變的表現。至于奧圖碼走進內地市場,目的主要是希望把奧圖碼優質、專業的投影機介紹給國內的消費者,也希望吸引國內優秀人才,過三五年即便到越南公司,希望在此已形成了臺灣以外的另一個人才庫。
正如郭特利所言,兩地除了搭飛機比較麻煩以外,彼此之間的溝通沒有障礙,不像去韓國采訪還要翻譯。本刊在此祝愿他在中國與內地的互動能順利而圓滿地實現,我們也期待著中國市場上多一個優質長久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