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簡介——身世顯赫、出手不凡
或許很多象我這樣癡迷于隨身聽和小耳塞的小燒對“BOSE”這個牌子并不是很熟悉,因為“BOSE”是一個音響界比較“強大”的品牌,一向和我們窮燒耳塞、耳機的朋友絕緣。然而現在,BOSE已經推出了首款耳塞“BOSE IN-EAR”,可以預見以后BOSE這個牌子將更多的進入眾多燒友的選擇。
但是也先說明下,BOSE IN-EAR并不適合在隨身聽上使用,個人建議搭配隨身小耳放使用(推力比較大的創新PCI 128聲卡驅動BOSE IN-EAR的效果也只是一般般)。
二、結構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眾所周知,目前高端的耳塞基本上都被“動鐵式深入耳耳塞”一統天下,BOSE IN-EAR作為一款動圈耳塞,如何克服自身原理上的缺點,實現高音質呢?在沒接觸過BOSE IN-EAR之前,我一直以為BOSE IN-EAR就是一款淺入耳耳塞,但是實物到達我面前的時候,我卻沒法為BOSE IN-EAR的歸屬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在這里,詳細的介紹下BOSE IN-EAR的聲音傳導方式:
1、不同與SONY的EX90,BOSE IN-EAR具有一個短短的導管,聲音基本上完全由導管輸出,耳塞的殼體上沒有其他的出音孔。
2、BOSE IN-EAR最最特別的就是它的硅膠套。實際上,BOSE IN-EAR的硅膠套并不是靠開嘴部分起封閉作用的,而是象普通耳塞一樣,靠凸起的邊緣掛在耳朵上!
所以,相當相當重要的一點——BOSE IN-EAR實際上并不能算入耳耳塞!無論從佩帶上,還是隔音效果上,BOSE IN-EAR都和普通耳塞無異。個人認為BOSE IN-EAR的這個設計和以前SONY的“豬嘴耳塞”有相通之處,不同的僅僅是BOSE IN-EAR完全由導管出音。
BOSE IN-EAR配送的三對硅膠套的“豬嘴”部分的大小也基本沒有差別,選擇大號的套子使用起來的感覺就象是佩帶一個E888式的大耳塞。由于本人天生大耳,當然使用最大號套子。即便如此,BOSE IN-EAR在我的耳朵上還是不怎么安分,動作比較大的擺動都會導致耳塞在耳朵上松動。
漏音方面,BOSE IN-EAR由于具有導管結構,漏音并不嚴重。總的說,隔音和漏音方面,BOSE IN-EAR都要比MX500這樣的普通耳塞好一個檔次,但和R02這樣的入耳耳塞比,還是有差距。
下面總結下BOSE IN-EAR的結構特點:
1、橫向的出音導管。聲音到達我們耳朵前,在殼體里面經過了N次反射?
2、特大的后腔導氣孔。上面覆蓋很精密的金屬網,做工不錯,贊一個!算是這個塞子的外觀亮點。
3、奇怪的帶孔濾網。這個比較特別,我接觸過的耳塞里,除了EX82就是BOSE IN-EAR的濾網有開孔,為了讓聲音更加亮麗?
4、大大的插頭。插頭大雖然不見得有什么優勢,但拔插的手感比較好,另外也彰現了BOSE IN-EAR不俗的檔次,呵呵~~:)
BOSE IN-EAR結合了SONY“豬嘴耳塞”“EX90”等設計之精妙,別出心裁的設計不僅保證了BOSE IN-EAR獨特的音質,并使BOSE IN-EAR的佩帶舒適性令人滿意,在這里特別贊一下BOSE IN-EAR的設計!
P.S.由于BOSE IN-EAR的硅膠套,在圖片上或許大家會感覺BOSE IN-EAR玩具感比較重,但實物的手感就好多了。耳塞殼體的材料為塑料,個人感覺其做工不錯,結合的部位都比較緊密,線材粗細程度一般,偏硬,插頭和分線處處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