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早就看到了藍光在全球的優(yōu)勢,并未雨綢繆。
2007年8月,中國最大的音視頻內容提供服務商華錄集團加入藍光陣營。9月28日,由中國華錄集團向藍光光盤協(xié)會遞交了AVS、DRA兩項專利申請。其中,AVS就是由政府主導的一項自有知識產權音視頻格式。
AVS音視頻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張偉民告訴本報,目前AVS標準正在中國華錄集團做測試。
記者了解到,如果這兩項音視頻標準能夠被藍光標準采納,中國碟機企業(yè)將在藍光專利費上有所受益。
但是,紅光陣營的失敗并不代表藍光就會在中國一帆風順。
華錄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技術只是一個問題,并不是說技術好就一定能贏,還與產業(yè)鏈和消費者的認同度有關。可能產品好,但是不符合消費者預期和承受能力,而另外一個產品符合消費者需求就能被接受。
文劍屏認為,即便東芝放棄了,藍光DVD在中國的路也還很長,能走多遠還說不清。
“索尼能否取得預期的效益——像當年DVD取代VCD那樣賺錢,還很難說。首先,目前高清碟片的價格太高,已經遠遠超過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就算大規(guī)模普及也不經濟。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即藍光碟片能不能被中國消費者接受。”文說,此外光盤生產線也要全部更新,這可能是制約藍光DVD發(fā)展的另一個環(huán)節(jié)。
吳啟楠也擔心藍光DVD價格太高消費者不易接受。他說,只有價格降到2000元以下時萬利達才會推出產品,估計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劉列也表示,生產藍光DVD碟機并不難,但步步高要等市場成熟才會做藍光產品,包括出口。
而此次被提交到藍光協(xié)會的中國數(shù)字音頻格式DRA的一位技術人員告訴本報,藍光陣營也并非高枕無憂,它在未來將受到來自網絡的威脅:帶寬足夠大的時候,人們隨時可以在網上在線點播看高清電影,網絡即是無限容量的硬盤,在上面可以找到任何價格低廉的電影娛樂內容,可能根本不再需要存儲。
這確實有點兒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