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末,首款國產藍光DVD播放機由華錄集團生產推出,其中一款機型公開售價僅1999元!由此將國內市場的藍光播放器價格體系進行了一次“平民化改造”,并對原來的國際品牌產品在售價上產生了重大沖擊。
華錄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松鶴曾向記者就價格問題表示,這是由于產品的成本已降低,而核心技術也得以完善!斑@個價格絕對是不賠錢的,我們不是為了占領市場而故意低價銷售的!
首款國產藍光播放器發布 售價僅1999元
筆者本身作為一位藍光產品的消費者,初聽之下也為藍光播放器的價格問題而產生一些非理性的共鳴,但藍光播放器的降價到底會帶來何種影響卻值得我們思考與討論。雖然今天筆者不太想涉及產品方面的優劣性,因為不同品牌與不同定價的產品存在品質差異是比較自然的;但當預覽的首款國產藍光播放器的官網后,卻不免多了一絲心寒。
兩家藍光播放器廠商的官網設計布局如此之相似
言歸正傳,為了更好地讓讀者了解藍光播放器的價格畫面對市場的影響,先請熟悉一下目前藍光業務的基本發展情況。
藍光電影業務目前的發展現狀
2008年2月16日晚,日本NHK的一則新聞對次世代高清DVD戰場投下了決定性的一顆炸彈:全球HD DVD陣營的創立與最大支持者東芝公司將放棄HD DVD事業并停止相關經營活動。自此長達8年的次世代高清格式大戰,最終以索尼領導的藍光陣營的大獲全勝而收場。詳情可查看《次世代DVD格式大戰編年史》。
截止至2008年9月,藍光光盤的銷售量為880萬張,2007年銷售量為560萬張。從Nielsen VideoScan的最新統計的數據來看,當月藍光市場占有率僅為8%,而2008年4月份這個數據為6%——上升了2個百分點。
全球領先的市場調研公司Futuresource在今年8月預測,今年歐洲市場將會消費掉1200萬片藍光光盤,到2012年,藍光光盤在歐洲的年銷量將會達到2.4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