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Ac
獨樹一幟的英國個性化廠牌。主持人Stewart Tyler以其不朽的Tablette而論,絕對是天才設計大師無疑。Tablette其實與3/5A和SL6前后不久,都是七十年代末誕生的。其時正是英國音箱設計天才輩出,群雄并起之時,“BBC聲”在正統高級音響界已居主流,深入人心。
ProAc Tablette
如何突破BBC的傳統,又能懾服眾論自成一家,實在是一門富有挑戰性的藝術。此時,Tyler標出“音場重現”為目標,突出音色和質感的BBC聲之外,另辟蹊徑,打開一片新天地。Tablette的設計確實稱得上“別具只眼,自我作古”,絕無因襲別人,特別顯示出天才二字。
ProAc Tablette
首先, Tablette采用的單元非常特別,中低單元竟是僅有四寸的Seas紙盆單元,尺寸之小至今保持著吉尼斯世界紀錄!高音單元是Scan的D2010,這是一雙分析力高和性格峻烈的單元,很難馴服;一旦搭配適當,音色的清麗和音場的深闊可稱無敵——據我看,名貴至極的Ensemble Reference高音單元也是一只摩過的 D2010!Tyler首創將此兩只單元搭配,為Tablette奠定了爽勁和淋漓痛快的聲底。
在音箱結構上,ProAc又倡導縮窄面板,加深測板的窄長形結構,在當年流行寬身箱體的年代。Tyler的設計最早有意識地提出了追求音場重視的目標。
Tablette的倒相管內充蜂巢狀細管,壁板上貼不同形狀的阻尼材料;分音器的設計也顯然與箱體和單元作過微妙的調校。Tablette一出世,其與眾不同的風格和高價精品的形象引起了高級音響圈的普遍重視,尤其是美國天書《TAS 》竟然給它五顆星的榮譽,這是英國設計征服美國人的罕有例子,Tablette也由此風靡音晌圈,成為書架箱經典之作。
成名之后,ProAc仍然保持著強烈的個人發燒色彩,Stewart Tyler繼續無窮無盡地追求音響之極致,推出了不計工本的Response系列,保持Tablette的優點的同時,在音色的高貴和通透潤澤上,更上層樓。
ProAc的旗艦
ProAc近來喜用Scan的透明膠盆單元,效率高,分析力強,音場深闊,層次細致,配含重新流行的300B單端甲類膽機,非常合宜。
我曾在北京科藝廊五百平方尺的大試音室,聽過用Cary 300 sei合并機。推一對Response3.5,十瓦八瓦的功率竟然推得3.5氣象萬千。
聽爆棚交響樂和流行樂,如 Dire Straits小組都毫無問題,而且音色、音場和定位都靚得驚人。 ProAc音箱的聲底清勁、蕩灑和明艷(清而不淡,與Celestion不同)。由於強調分析力和強調音場刻劃,如果用晶體機推,容易薄聲;如果擴音機質素稍差,更會暴露出租硬的毛病。
總之要玩ProAc音箱,擴音機功率不用大。質素知要高。最好用聲音厚潤有彈力的膽機。 Stewart Tyler自己就是膽機的擁躉,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