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意產業層級中,人們一直將數字媒體歸為技術制作者,而不是創意產生者。直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才顛覆了人們這一看法,開幕式上那些通過數字媒體營造的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讓人們體驗到數字媒體帶來的獨特創意美學,意識到數字媒體本身就是創意的無窮源泉,憑借其前所未有的直觀性、互動性和娛樂性,完全能夠為創意產業開辟出一塊全新的市場。
在數字媒體領域,創意的實現有賴于技術的創新,而大膽的創意則推動著技術的不斷創新,這種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空前緊密融合促成了一項令人矚目的前沿設計領域——數字環境的誕生。
數字環境完全依靠設計創意人員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同時借助于數字媒體高新科技對空間環境設計進行創造與提升,完整展現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技術、文化、知識等創新要素,以無邊的想象感受數字生活的無限可能,讓每個身臨其境的人隨時觸摸新鮮奉上的創意拼盤,嶄露出人文、藝術、智能一體化的特征,正迅速成為創意產業的一股新興力量。
分析空間體驗需求,需要策劃師的方式
面對數字媒體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已經很難了解前沿的數字媒體究竟能夠創造出來什么樣的效果。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帶給人們驚世絕倫的震撼,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數字媒體的神奇魅力,也大大激發了人們對數字環境的向往。
事實上,奧運會開幕式只是數字環境場景設計的一種,這種數字環境場景還只是一次性的,片段式的,更多應用于活動、展會等臨時場合。除此之外,對于更大范圍的固定空間場所,數字環境需要提供的是完整的、可持續的體驗。
因此,針對不同空間場所的數字環境,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做很多人類學的研究,了解用戶的多層次需求,涵蓋商業層面、技術層面、藝術層面和文化層面,包括用戶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需求,將這種深入的研究發現作為設計前的跳板。
空間體驗是如此復雜的東西,它牽涉太多有關人們的心理、生活習慣、直覺等等,你必須有一個周全的考慮,才能產生真正有價值的作品。
完整的用戶體驗將是數字環境分析和評估的核心,數字環境服務商需要一支多領域、多學科的專業團隊,包括設計師、技術專家、策劃師和分析師等,以保證研究觀點的獨特性、差異性及啟發性。在分析策劃階段,這支團隊的思考任務是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空間,提供持續有效的人性化解決方案,而不是拘泥于細節。
“以人為本”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最廣為認可的觀念,但實施起來卻是最難的。在整個分析階段,數字環境團隊需要根據測試和反饋,與客戶一起互動審查并細化分析的各個層面,以便從一系列廣泛的初始研究中,提煉出最佳的需求總結。
將需求轉化為創意,需要藝術家的思維
就效果而言,數字環境實際上就是通過數字媒體表現的藝術作品,以此帶給人們全新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
在形式上,數字環境帶來全新的設計展現手段。數字環境的虛擬特征給藝術感受者帶來了強大的錯覺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否定了現實,創造了另一個虛幻的空間,在這個虛幻的空間有著自身的意蘊和無窮性,不僅拓展了人們的視覺疆域,也創造出空間的層次感。
對于數字環境團隊來說,創意就是找到滿足用戶需求的顛覆創新辦法,以人們從未想過的方式去使用數字媒體技術,創造自己獨特概念和潮流,同時在創意和實用之間構建切實有效的聯系,達成新穎創意和技術實現之間的平衡。
每個數字環境項目的概念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數字環境賦予各個空間不同的藝術氛圍,各種功能相互疊落,將等級關系、水平聯系和交錯的視線組合在一起,讓空間變得層次豐富又易于識別,充滿了田園詩般的想象力,通過意想不到的組合和超現實元素,營造出豐富的視覺和觸覺效應。
數字環境是開放的、多維的系統,在數字環境空間里,“受眾”也可稱為“互動者”,他們不僅是數字媒體藝術領域內參與體驗的主體,同時也是互動作品中實現基本交互的角色,從而在藝術作品、內容與受眾之間交換信息而創造了一條通道,這個通道能夠靈活設置可對話的數字環境作品、可感應的互動空間、可導航的娛樂裝置等。
數字環境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包含完整的藝術創作過程,包括藝術構思、藝術傳達、藝術體驗等。數字環境團隊需要運用藝術家的思維模式,化無形為有形,將創意直接帶入方案,把構想的方案變成設計草圖帶到客戶面前。
將創意轉化為實施,需要工程師的態度
將數字環境從繪圖板上的創意轉化為現實場景,需要嚴謹的工程師態度。
無可挑剔的質量是數字環境的先決條件,數字環境必須將創新的視野和可行的方案結合起來,工程實施是其中關鍵一環。工程實施的每一個細節都直接攸關數字環境的整體效果,比如顯示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其安全性及材質是否環保,還要考慮造型是否符合用戶的文化習俗、心理特點。
商業外包的興起為數字環境工程實施提供了新的思路。為了保證在數字環境設計和實施各個方面的創新性和專業性,數字環境服務商需要整合外部可用資源,尤其是外包優勢來擴充資源,將工程實施外包給專業施工隊伍,加速創意變現的進程。這樣的分工保證了數字環境在任何時候都能擁有和支配完成實施的必要資源和經驗,同時保證了在設計過程的合適階段運用合適的智慧和技能。
對于數字環境來說,由于涉及到建筑設計、弱電設計、裝飾設計等多個領域,為了保證創意能被精確地轉化為現實場景,重點是確保與施工團隊的協同合作。數字環境團隊需要親自監控整個實施過程,并為施工合作伙伴提供必要的支持,從而提高協作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
創新數字媒體技術,需要科學家的精神
數字媒體技術不僅是數字環境的“硬件”條件,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經是數字環境設計的藝術構成元素。技術創新成為數字環境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便可以給設計帶來重大的改變。
所以,數字環境服務商把設計過程分為兩個互補的部分,分別是概念設計團隊和技術發展團隊,以充分利用數字媒體技術的重大突破帶來巨大的機遇,支撐更多大膽的創意實現,創造種種超感官的特殊體驗。
數字環境的設計團隊往往不滿足于運用現有技術滿足人們的空間體驗需求,他們希望技術跟上自己的想象力,挑戰種種不可能的任務,通過利用最新的技術,提出獨具匠心的設計概念和空間體驗。有時,數字環境技術創新來自技術發展團隊,但更多時候,改變數字環境的創新是來自對各種前沿技術的開放吸納。
比如對于數字媒體播控來說,如果有朝一日我們不需要任何遙控器,光憑攝像機便可感知到我們的動作并將其反應到屏幕上去,那絕對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事實上,交互技術的進步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讓我們可以通過手的自然動作來實現部分操作,不再讓遙控器掌控一切,數字環境服務商只要將其集成到數字媒體播控平臺之上就可以了。
與所有商業成功一樣,將技術能力與市場需求相匹配,注重價值創造,兼顧短期的可行性和長期的延續性,也是數字媒體技術創新成功的基礎。在數字環境領域,創新與新奇的區別,就在于是否理解用戶的真實體驗需求,數字環境服務商必須是腳踏實地的夢想家。
多領域交叉的數字環境,全面繁榮產業生態系統
數字環境歷史性地將科技和文化創意兩大產業融合在一起,新的市場契機由此而生。
數字環境是一個全服務、專業化、個性化發展的新領域,所需要的技術、產品、設計和服務,不僅僅是數字環境服務商單方力量所為,而是建筑承包商、弱電承包商、系統集成商、技術服務商、設計服務商、工程服務商等產業各方力量的合作和協同行為。
通過將軟件與硬件融合一體的設計,數字環境提供面向未來的差異化體驗,也將推動多媒體顯示、虛擬現實、智能分析、傳感和交互等技術的提升,并且推動顯示終端產業在顯示材料、外觀、性能方面進行創新。
數字環境融合多門面向人與環境的學科,包括認知心理學、行為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建筑設計、弱電設計、裝飾設計、藝術設計等,數字環境的深入發展同這些學科的發展密切相關。
研究證實,數字環境這種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創新,最有效的形式產業鏈上的各方實現設計協作。產業鏈的完善和產業聯盟的興起給消除產業融合障礙提供了新的出路,也為數字環境服務商打造了良好的創新平臺:將關聯技術服務外包出去,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迅速找到新的技術;將工程實施外包出去,可以騰出管理資源集中投入到創新的關鍵環節;產業聯盟還可以讓數字環境服務商從共享的產業資源中游刃有余地評估創新的具體操作。
行動迅速的企業會因為擁有遠見卓識而獲得豐厚的回報,代表未來趨勢的數字環境正在各類高端場所得到廣泛應用,包括企業展廳、博覽會展館、高級酒店、政府大樓、私人銀行、科技館、科學館、博物館、規劃館、主題公園等不一而足。作為數字環境的倡導者,北京九華互聯科技有限公司迅速贏得了眾多客戶的青睞,其中不乏聲譽卓著的名字——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奧林匹克公園、北京王府井希爾頓酒店、北京國際飯店、首都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等等。
事實上,數字環境可以涵蓋所有具有個性化、智能化體驗需求的空間場所,當前市場可謂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在某種意義上,數字環境正在改變科技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領域的整體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