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CD產品的最終“死亡”,MP3和音樂手機并不是首批此刻。早在,上世紀就是年代,卡帶式的磁帶播放器就成為了CD產品的有力競爭者。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成為了卡帶式便攜播放器爆發的主要原因。據研究表明,在成本上卡帶產品只是CD產品一半甚至更更低,同時體積上,卡帶機也只相當于CD產品的一半(CD產品受CD碟片體積的限制,其大小輕薄方面可改進余地有限)。
有意思的是,到了MP3時代,早期的產品在價格和尺寸上基本也相當于傳統卡帶機的一半(和CD一樣,卡帶機的大小受到磁帶體積的限制不可能無限制改進)。而隨著音樂手機的普及,使用音樂手機的成本,包括產品體積的大小已經縮減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時代。
產品體積和價格雖然是新一代便攜音樂設備獲勝的關鍵之一,但是卻并不是其所有的優勢。早在CD產品上市的初期,索尼對CD的定位之一就是操作便捷性:只需要一個按鈕就可以選取,多大8級的被允許的目錄結構,以及出色的數字高保真音質等優勢就成為很多索尼政征服消費市場的主要賣點。
而在基于網絡的數字流媒體音樂時代,消費者對音樂產品的操作“便捷”性在次升級。不僅沒有了碟片自身固態產品攜帶的不變性,基于通用存儲系統的半導體存儲技術帶來的海量內容存儲,基于網絡銷售的單曲銷售模式,基于通用數據存儲文件目錄和通用變成技術的內容管理模式……這些技術上的創造,為數字在線音樂產品的應用帶來的變化絕對遠遠超過了傳統CD技術。
在數字在線音樂橫行下,CD產品依然能固守的陣地是什么?許多人會給出答案,那就是“品質”。然而,標緻音響的抉擇已經夠定了這一觀點。理論上,數字在線音樂的音質由原數據文件的壓縮品質和回放系統的回放品質共同構成。而對于CD或者MP3在高品質回放設備,播放、功放和音箱等方面并無本質差異。構成人們往往認為CD音質更出色的原因只不過是CD碟片保存的往往是高品質、高保真、和非壓縮數字音樂文件。
這種CD品質的數字音樂文件能不能在“在線”的方式下傳輸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用戶為此支出的可能只是帶寬和下載時間的增加。而對于追求高保真效果的少數發燒友用戶,整兩個方面的成本支出并不“可怕”。而更為重要的是磁帶機、MP3和音樂手機的流行,說明大多數消費者并不對高保真報以濃厚的興趣:在音樂欣賞上,消費者的興趣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只要有足夠的嶄新的應用體驗,哪怕是根本的“音樂效果”也是可以犧牲一些的——典型的案例就是卡帶機的流行——在音質上,這種產品絕對是一次倒退。
未來的音樂屬于在線音樂和音樂手機,同時HIFI市場也將出現類似于高檔CD機的高檔MP3(叫做MP3并不意味之它的音質就只有MP3的水品)播放機,來適應高端客戶的市場需求。據調研數據顯示,未來幾年全球CD產品市場將持續保持14%左右的年萎縮速度,直至六到八年以后全面退出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