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集團積極鞏固太陽能上游材料,旗下友達晶材將首度在馬來西亞設立太陽能硅晶圓與材料廠,加上臺中與日本的廠房,友達積極擴產高毛利的上游材料,一方面鞏固料源,同時也可提升獲利。
繼日本與臺中兩地之后,據了解,友達晶材也計劃在馬來西亞設立長晶與硅晶圓等上游材料。由于友達已攜手美國的Sun Power ,在馬來西亞設立中游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進一步往上游整合,勢不可免。
業內人士指出,太陽能的上游材料如硅晶圓等毛利率都在20%以上,比中游的太陽能電池只有10%以上,高出一倍。友達朝向上游布局,除了可以鞏固貨源,也可藉此提高獲利。
友達目前太陽能長晶與硅晶圓的生產重鎮位在日本,旗下日本M.Setek是全球第五大硅晶圓廠。 除了M.Setek在日本擴產外,友達晶材也計劃在臺中港工業區,未來三年投資250億元,生產太陽能的長晶與硅晶圓,而非外傳的太陽能電池。
友達積極做大上游,除了可以鞏固貨源,也可藉此提高獲利。據了解,友達發展太陽能產業,目前是走微笑曲線的兩端,也就是除了走高毛利的上游材料外,也企圖做大高毛利的下游系統產品,至于中游的電池,則與臺灣廣大的電池廠合作。
友達太陽能事業單位業務副總陳建斌表示,友達在太陽能產業需要很多合作伙伴,像是標準品的太陽能電池,就與許多臺灣業者密切配合,至于高轉換效率的產品則是與Sun Power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