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會長劉立清11日表示,今年1-8月,我國電信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883億元,同比增長6.8%,一舉扭轉金融危機以來在2%左右低位徘徊的局面。
劉立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最近一兩年通信行業大量投入建設3G,3G發展所帶來的刺激效應,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通信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今年以來,通信行業開始扭轉此前的低迷局面,重新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全國電信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006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9%;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88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
第一創業證券研究員任文杰認為,前8月電信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8%來之不易,電信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多年來都低于國內GDP的增速,在金融危機爆發后更是下滑至2%左右,而今年增速上升至6.8%的高位,主要是3G牌照發放以后刺激了數據類的消費增長。
由于固定電話多年來的持續流失,加之移動電話資費的降低,3G刺激的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增長成為電信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
數據顯示,全國固定電話用戶累計減少1139.1萬戶,達到30234.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7584.3萬戶,達到82305.7萬戶。在互聯網用戶方面,基礎電信企業的互聯網用戶進一步趨向寬帶化,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凈增1484.0萬戶,達到11881.7萬戶,而互聯網撥號用戶減少了118.3萬戶。
中國工程院秘書長鄔賀銓院士也指出,目前我國固定電話普及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普及率在世界平均水平上下,雖然用戶數增長還有很大的空間,但依賴用戶數擴張的增長方式的空間已經收窄。3G牌照發放一年多以來,業務開發之后的影響開始呈現,如何渡過3G發展初期的局面,對產業鏈的協調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移動互聯網的希望
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國內的現實情況,在當前移動電話資費已經低于固定電話資費的情況下,未來資費下降空間十分有限,電信行業收入增長仍然難以高速增長,但是移動互聯網將是行業希望所在。
大唐副總裁陳山枝就表示,包括TD—SCDMA在內的3G助推移動互聯網發展,隨著3G普及,移動互聯網時代會快速到來。
“我們預計,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今年年底大概接近三億用戶,收入增長率超過126%,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新型互聯網環境下,終端產業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包括第三方程序開發、操作系統開發者、網絡運營商都參與這個環節,整個產業鏈價值鏈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業內人士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這種融合和競合會貫穿始終,涵蓋手機終端、手機芯片、移動互聯網SP、電信運營商、消費電子之間,并且會產生新的力量,會有新的游戲規則,產業會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