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單電相機體積與重量對比
5款單電的體積與重量 | |||||
型號 |
體積(僅機身) |
重量(含套機鏡頭、電池) | |||
奧林巴斯E-PL1 |
114.6×72.2×41.5mm |
480.5g | |||
松下GF1 |
119×71×36.3mm |
453.5g | |||
理光GXR |
113.9×28.9×70.2mm |
469g | |||
三星NX10 |
123 × 87 × 39.8 mm |
636g | |||
索尼NEX-5C |
110.8×58.8×38.2mm |
499g |
在這5款產品中,體積最小是索尼NEX5C,不算鏡頭的機身體積就如卡片機般大小,裝上16mm f2.8餅干鏡頭的整體機身體積還是十分輕巧。放在包包里易如反掌,絕對不會有什么負擔,而且,就算整套NEX的裝備都帶上外出,只需一個小包就完全能解決問題了。不過放在褲帶里還是有點不現實。剩下的產品中,因為三星NX10內置EVF取景器,采用APS-C尺寸傳感器而不具備NEX5C的18mm超短焦距,所以,成為了目前5款產品中最大體積的單電。理光GXR的體積是緊隨NEX5C的,即使A12模塊為一個定焦微距模塊,體積仍然控制得十分出色,我想這就是模塊化的緊湊優勢吧。而奧林巴斯EPL1和松下GF1中規中矩,典型的單電樣式。
由于上面的表格已經寫了每個單電的重量,再重復就顯得啰嗦了。所以,小編想分析一下便攜性。這個攜帶指的是容易放進一般逛街的包里是否會影響背包的舒適性。首先,這五款單電裝上餅干鏡頭都是肯定不會對背包有影響的。但是,裝上標準變焦鏡頭時,由于鏡頭體積的關系,使整體體積顯得有點大,放在一般的包包內難免有點壓著不舒服的感覺了。
四、單電相機按鍵操作使用效果對比
奧林巴斯E-PL1的操控并沒有專業的感覺。沒有轉盤,使得調節光圈快門時稍微有點不便。 E-PL1具備一個視頻拍攝專用鍵,一按便可開始拍攝高清視頻,十分方便(但也會經常誤觸)。另外這個按鍵還可自定義成其他功能。 E-PL1模式轉盤上沒有過多的場景模式,一個iAUTO、一個ART模式最引人注目。使用iAUTO智能自動模式時,E-PL1會啟動全新的“實時向導”功能,讓用戶從菜單欄中選擇圖標,以對色彩飽和度、白平衡、亮度、景深和主體運動等參數進行快速而輕松的調節,即使不具備高級單反攝影技巧和知識的用戶也能夠輕松獲得所想要的預期效果。而ART模式,則是啟動藝術濾鏡效果。
松下GF1上的多功能轉盤,與松下可換鏡頭DC的前兩作一樣,轉盤除了可以撥動操作以外,還可以通過按壓切換轉盤功能,也就是說通過一個轉盤可以實現雙轉盤的功能,手動曝光的時候可以通過一個轉盤設定光圈與快門。 轉盤設計的位置在拇指位置,與奧林巴斯E-P1的設計思路一樣,但是轉盤的接觸面不大,一部分嵌入了拇指位置的防滑突起部分,操作方便和提高握感同時完成。驅動模式的轉換采用撥桿形式,連拍、定時等功能雖然用得不多,但能用到連拍功能,想必都是緊急的時候,一般的DC要進入菜單切換,操作時間太長。
理光相機的按鍵設計在攝影圈中都是備受好評的,合理的按鍵排列以及功能設定,使用的時候十分順手,前撥輪的位置與后撥桿配合使用,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操作,另外下方的五維按鍵的位置也很合理,按鍵按起來也比較舒適,手柄位置大面積包覆了橡膠防滑蒙皮,長時間握持也很舒服。理光GXR的五維按鍵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就是可以自定義左右兩個按鍵的功能,并不像一般相機固定了按鍵功能,使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使用習慣來設置按鍵功能,從而提高用戶操作相機的舒適感。
三星NX10在這5款產品中操作最為接近于單反操作方式的產品,所以,對與習慣單反使用方式的消費者來說,可以拿起相機就立刻上手了,畢竟操作方法是一樣的不用再熟悉器材的操作方式了。當然,這是因為機身尺寸足夠大才能夠擁有如此的設計,也正因為機身尺寸足夠大才擁有這5款產品中最好的握持手感。但是,在細微之處上,NX10的按鍵布置和撥輪的設計有一點瑕疵,如按鍵體積設計的較小,排布太緊湊,容易出現誤操作。
索尼NEX-5C開關設置于機身頂部一角,屬于撥桿的形式,誤操作的幾乎很低。而在開關旁邊,就是播放鍵以及視頻拍攝快捷鍵,可以快速開始拍攝高清視頻。 索尼NEX-5C的操作有點像手機,十字按鍵四個方向分布著四個快捷功能,十字鍵同時兼具轉盤功能。上下兩個按鍵并沒有標注是什么功能,因為這兩個按鍵會根據顯示畫面的提示而改變自身的功能,十分像手機左右兩個軟鍵。索尼NEX5C的按鍵少,所以在操作上較為復雜,但是,配合翻轉屏便利的使用方式,NEX5C的拍攝感覺還是十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