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智能手機什么樣?它可能將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光滑固體外殼,而是類似外形可以隨時變化的“變形金剛”,手機用戶根據(jù)這種變化,不用看和聽,就能知道相關信息。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研究員施威達克·帕特爾和同事們,已經研制出一種可以任意擠壓的手機,它把微型發(fā)動機嵌在手機外殼里,模擬彈簧的行為。手機上的壓力板發(fā)現(xiàn)外殼承受多大壓力后,小發(fā)動機會作出反應,嚴格控制阻力水平。
由于它的阻力可以調節(jié),因此其壓縮性的大小受手機狀況的幾個方面控制,變形程度可為手機用戶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反饋,無需他們動用眼睛或耳朵。例如電池充滿電后,手機可能會感覺繃得很緊,就像暴飲暴食者剛剛吃過東西后的腹脹感一樣,而耗完電后它可能會像彈力球一樣容易擠壓。
帕特爾的科研組并不是惟一進行這方面研究的科研組。德國柏林電信實驗室研究人員費邊·黑默特給手機注入了虛擬生命。他的手機會平穩(wěn)“吸氣”和“呼氣”,當有電話打進來時,它的“呼吸”會突然變急促,或在耗完電后它的“呼吸”會逐漸變弱。
黑默特目前正在研究觸覺反饋如何才能提供更多線索。他設計的移動裝置可以改變外形和自身重量。當使用繪圖應用軟件時,手機的平衡點會移向用戶希望到達的目的地所在方向。這一特點也許能為人們提供導航服務,讓他們在陌生城市不用查看地圖,就能成功到達目的地,還能飽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