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的10月11日晚上9點30分,微軟公司在紐約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自己最新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7,同時還一并帶來了首批采用新系統的九款機型。
在發布會現場,微軟不僅介紹了新系統的情況,也提供了新機的試用,還帶來了這些新機將會在10月、11月陸續上市銷售的消息,全球的普通用戶將會很快用上新的系統,無論是智能手機愛好者還是普通用戶,都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選擇。
而作為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關鍵的產品之一,Windows Phone 7在上半年傳出消息到現在正式發布,全程都得到了大量用戶的關注,在發布會上,鮑爾默的介紹和首批新款產品的表現,成為了我們對Windows Phone 7“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對新系統有一個自己的初步認識。
我們注意到,首批所有新系統的機型有著同一檔次的硬件配置和操作方式,來自四家廠商的這些產品,使用起來卻幾乎沒有什么大的不同。微軟這樣“軟硬件全統一”的方式到底有著怎樣的考慮,這是否代表了手機系統的未來方向呢?這里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限制硬件為全線提升產品檔次
微軟對采用Windows Phone 7系統的手機在硬件配置方面有嚴格的控制,這是大家在系統發布之前就已經熟知的了,早在今年上半年,關于硬件限制的說法就已經出現,這次的新機集體亮相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比如產品必須采用支持4個或以上觸控點的電容式觸控屏,內置有獨立的圖像處理器以及提供500萬像素攝像頭等,它們還都具備1GHz以上的處理器主頻,加上其它配置和功能方面的限定,采用這一系統的手機實際上已經沒有了高低檔次,全部處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之上。
微軟為什么要限制硬件規格,這當然有自己的考慮,其中保證系統運行的流暢性是最關鍵的。一個新的系統要打造自己在用戶群當中的形象,首要的就是給用戶呈現最好的運行效果,而統一硬件規格,讓手機的配置有著足夠的保證,就可以讓用戶在試用各款手機時都能有同樣出色的感受。
因為按照微軟的想法,新的系統就是一個全新的起點,Windows Phone 7之所以和此前的系統完全不同,包括硬件配置在內都是同樣重要,它需要給用戶全新的體驗,硬件則是這些體驗的基礎中的基礎。比如在發布會當中,微軟演示的游戲可都是真正的3D效果,這對硬件配置顯然是個巨大的考驗。
硬件太差,體驗一定不會好,用著其它系統的玩家一定會對此深有體會,看似系統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完美的世界,但遇到低配或者不合理配置的產品,那真是堪稱折磨,微軟需要在用戶群當中迅速地樹立起自己高品質、專業的形象,自然是不會允許被終端設備“所拖累”的情況產生。
1
2
傳感器:A-GPS、加速器、電子指南針、光測距傳感器
3
攝像頭:500萬像素或更高,Flash閃光燈,攝像頭按鈕
4
多媒體:編解碼加速器
5
內存:256MB RAM或更高、8GB Flash或更高
6
GPU:DirectX 9
可是問題也隨之來了,統一配置的方式確實保證了每一款采用Windows Phone 7系統的手機的表現,但產品與產品之間、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競爭如何展開?就拿發布會上的九款新機來說,它們完全是同一檔次的產品。
硬要說有什么區別,也許就只是屏幕尺寸的細微差別,以及選擇的是全觸控還是QWERTY全鍵盤操作方式——不能突出產品的特點,這必然會讓各家終端廠商感到束手束腳,產品線也會相對狹窄,無法涵蓋到更多的人群,甚至于普通消費者在購買時也會感到困擾,因為除開對品牌的偏好,這些產品不都是一個樣么?
再看看Windows Phone 7的競爭對手,蘋果當然是硬件限制的“王者”,因為蘋果的iOS系統就iPhone一款機型,完全是自己說了算,而Android呢,Google在此前一直強調Android系統給各大終端商最大的空間,這也催生出當下蓬勃發展的“Gphone”市場,產品能夠涵蓋高中低端,讓更多用戶得以上手。但隨著2.2版、3.0版陸續發布或曝光,Google實際上已經開始陸續對產品的配置提出要求?雌饋,未來硬件配置提升,滿足系統全面表現的需要,將會成為各大系統商對終端廠商提出的共同的要求。
統一UI界面為保證用戶體驗
不只是硬件配置,同樣統一的還有Windows Phone 7的UI界面,按理說,UI界面就是Windows Phone 7系統最大也最鮮明的賣點之一:大色塊、大字體,基于此前的數碼播放器ZUNE的界面,但又有著大量的改進和提升,加上全新引入的卷軸式的橫向界面理念,即便相對于微軟自己的Windows Mobile系統的界面,這也是一次徹底的顛覆,充分展現了微軟的創造力和“大破大立”的決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目前市場上幾乎唯一沒有受到蘋果iOS界面影響的系統UI,其意義可見一斑。
正因為這樣的顛覆性和重要意義,微軟顯然對此也是非常重視,統一的UI界面將出現在所有Windows Phone 7系統的手機上,而不會像Android系統那樣,不同的終端廠商可能會開發出不同的界面來。終端廠商、運營商和開發者們都不能修改Windows Phone 7系統的界面,只能在遵循既定界面的顯示效果和使用方式的前提下為用戶服務,這和硬件方面的限制顯然是出于同樣的考慮,目的都是為了讓用戶獲得最好的體驗,不會因為廠商的擅自改動而讓用戶感到不習慣,在進行程序安裝、系統升級時也不會初現兼容性方面的問題等等。
統一UI界面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用戶可以在同一系統當中任意更換手機產品,使用上不會有絲毫不便,很快就能上手,最大程度減少用戶“再學習”的負擔,iPhone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這同樣也存在隱憂,iPhone在用戶當中就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界面千篇一律,很難凸顯個性,而且客觀的說,Windows Phone 7的界面雖然第一眼看上去會非常的醒目新鮮,但這樣的設計更容易讓用戶感到厭倦,微軟只能用豐富且流暢的應用引導,來緩解這樣的問題。
另外,這樣的統一UI,還會讓終端廠商、運營商和開發者的利益在這一層面上被“最小化”了,微軟必須要突出Windows Phone 7在產業鏈方面給合作者留出的利益空間,否則如果沒有這三方力量的支持,要推進系統的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UI方面,競爭對手的狀況也是微軟可以去參考的,蘋果堅守了自己的UI,頂多是在細節上的微調,確實讓任何iPhone用戶在更換手機時可以快速上手。而Android系統又是另一個方向的案例,Google曾經以完全開放的姿態來爭取各方力量的加入,它實現了Android系統手機的多樣性,也催生出多種個性UI甚至是深度定制。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很多劣質的UI或桌面組件影響了用戶體驗,部分終端廠商或運營商更是在布局“去Google化”的路線,這當然讓Google非常郁悶,有消息稱Google已經準備在3.0版本之后對UI進行控制,這讓我們也完全可以理解微軟統一UI的做法了。
封閉抑或開放,WP7憑什么叫板Android
在過去幾年,“開放”一直是出鏡率最高的詞匯,系統言必稱開放,包括Android、Symbian等都希望以開放來爭取開發力量和用戶群體,不過隨著Android逐漸收緊硬件規格和UI開發、微軟直接統一新系統的軟硬件,“開放”一詞正變得有些微妙;蛘哒f,硬件配置、UI界面這樣表面的開放正在逐漸緊縮,用戶將會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相對的,內在的開放就變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內在的開放”,這不僅是留出擴展的空間,還需要讓各方力量都能夠迅速地找到自己在鏈條當中的位置,那么在Windows Phone 7上,它的應用開發是基于Silverlight UI框架以及XNA游戲運行庫,在這個環節上開發力量可不容小覷,Windows Phone 7 Beta SDK在發布后兩天之內就已經被下載了20萬次,現有的.NET和XNA程序員已經足以撼動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的開發力量。
同樣的,Windows Phone 7雖然限制了UI界面的開發,但卻給運營商留出了新的運作空間,那就是電子市場的代收費,這讓運營商可以完全跳出一定要修改UI的固有思維,反而更愿意幫助微軟來推廣新系統。相比蘋果和Google,微軟這一招當然很有殺傷力,要知道,微軟打造Windows Phone 7的核心思路并不是要單憑系統來爭取多少的市場和利潤,而是要將微軟的各個服務連接起來。
在設備方面,微軟有桌面電腦、平板電腦、播放器、游戲機等,而服務平臺方面還有Live套件、Office套件、Bing Maps云端服務等等,Windows Phone 7所在的便攜式智能設備領域完全可以成為這所有設備和服務的中心。
但無論如何,在這個追求開放、開源應用的時代,Windows Phone 7的軟硬件全面限制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和挑戰,甚至說它是微軟的一場豪賭也毫不為過。它無法囊括像Android陣營那么多的終端廠商和運營商,產品也不可能有“Gphone”那么的豐富,而它更是希望傳達給世界一個明確的理念,那就是Windows Phone 7是一個嶄新的、革命性的、現代的操作系統,它的軟硬件等一切都必須是全新且有標準的,前者是后者的目標,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礎。為此。
除了大量的限制,微軟還不惜拋棄老用戶——Windows Phone 7手機并不能向下兼容,過去Windows Mobile時代的手機也用不了新系統的程序,尤其是企業級用戶受到的影響會更大。
此外,從目前Windows Phone 7的實際應用來看,畢竟是第一版系統,在應用方面還有諸多的不足,在未來還需要不斷的完善,比如要到明年才會提供的復制粘貼功能,還有不支持多任務操作、沒有U盤功能、不支持視頻通話以及第三方應用程序較少等等,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現在上手新系統,還真會感覺到有很多的不便,只能說,目前的Windows Phone 7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全新的應用世界,但要真正做到成熟完善,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最后:微軟正式回歸,操作系統市場格局初現
現在看來,蘋果和Google在繼續前進,諾基亞采用Symbian^3系統的N8終于上市,微軟也正式發布了Windows Phone 7系統,四家系統組成了目前的操作系統市場,同時它們也各有特點,保留了自己的風格和競爭力。
其中,Symbian雖然仍然希望囊括更多廠商,但無奈過去的盟友紛紛退出,諾基亞成為唯一的推動力量,而且就連諾基亞自己,恐怕也還沒弄清楚Symbian^3和MeeGo的細分,這還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諾基亞在實際的市場發展當中找到它們的位置,畢竟在用戶、市場占有率等絕對值方面,諾基亞也仍然有著足夠的競爭力。
在普遍的看法當中,Android會成為Windows Phone 7的直接競爭對手,從前面我們介紹的這些內容來看,Android的囊括各大終端廠商、運營商和開發力量的方式,確實和微軟有類似之處。不過正如我們說到的——“微軟并不靠Windows Phone 7獲利,而是捍衛自己在各個平臺與服務上的領先地位”。
Windows Phone 7的推出,能夠直接鞏固微軟的核心業務,并且至少讓習慣Windows桌面系統的用戶、Xbox游戲玩家以及Hotmail、MSN這些網絡服務的用戶們有了最直接的選擇,相對于Google全部網絡化的應用,微軟“落地”的應用很多,更加符合用戶的習慣。
其實從目前Windows Phone 7來看,雖然在細節和實際應用當中還有一些不便,但微軟顯然考慮得已經非常周全,硬件配置和UI界面的統一是當下系統發展的趨勢,抓緊終端廠商并對運營商投其所好,這也是非常討巧的做法,而且推進整合的多個平臺又都是微軟的強項,可以說,Windows Phone 7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礎。不過大家也別忘了,無論是Live戰略還是ZUNE,微軟此前“想法多,實際當中又不給力”的例子可并不少,Windows Phone 7系統發展如何,還真得靠時間來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