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77億支,而2011年將成長至3.65億支,年成長率為32%,預期至2014可望達到6.22億臺的規模。其中Android 平臺于2010年已出貨4,600萬支,并以16.6%的市占率超越Apple的iOS ,預期于2013年Android平臺將以出貨量1.3億支與24%的市占率,取代Symbian而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根據MIC的觀察,目前智慧型手機的應用,正面臨平板裝置與其他行動上網終端產品的競爭,為持續鞏固與擴大市場規模,未來兩年產品規格將朝向更友善操作介面、更適合行動游戲與多媒體應用運作的平臺發展,其中在低功耗的基礎上,提高運算效能將為最大挑戰。
整體而言,智慧型手機的規格變遷包括三方面:首先,為提高運算資源,時脈1.2GHz的雙核心應用處理器將成為2011年高階機種的基本配備,2012年更將持續提升至時脈1.5GHz的雙核心或多核心平臺;其次,為滿足同時降低功耗與提升圖像表現的需求,繪圖處理器的重要性將與日劇增,驅使晶片與IP業者積極開發或導入繪圖處理器的完整解決方案。
最后,作業系統為能夠個別滿足高階機種與平價機種的需求,平臺業者將力推兩套不同版本因應,其中高階版本包括MeeGo 、 Android 3.x及Windows Phone 7 ,中低階版本則包括Symbian^ 3、Android 2.x及Windows Mobile 6.5。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柏齊認為,在智慧型手機功能與平板裝置重疊的基礎上,為提供高階行動應用的適用性,中高階機種仍將是產業出貨的主力,其中晶片業者的高階平臺陸續問世,成熟國家電信業者采購意愿仍強等因素,都將成為有力的支撐。
至于低階機種市場規模,則預估自2012年才會有較明顯的發展,主要是受到低階版本作業系統走向模組化設計、成熟國家智慧型手機持續普及、開發中國家3G服務陸續開通等因素的催化影響。
在國際品牌大廠的競爭態勢方面,預期Nokia 與RIM 的市占率將由2010年的36.1%與16.6%,于2012年分別衰退至30.0%與14.7%,Apple市占率則將由2010年的14.4 %成長至2012年的18.4%,至于Android的擁護者HTC、Samsung及Motorola,市占率將分別由2010年的9.0%、5.1%、4.3%成長至2012年的10.3%、8.5%、6.1% 。
其中Android平臺因客制化程度高,具先進者優勢的廠商將持續站穩領導地位,反而是廠商可加值空間較少的Windows Phone 7,較有機會因產品效能差距不大而呈現多頭林立的態勢。
對臺灣廠商而言,MIC認為,由于現階段中高階產品仍然是市場主流,品牌業者傾向內部開發并優先滿足自身產能而不輕易對外釋單,但隨著低階產品市場開始擴大、全球智慧型手機ODM訂單可望于2012年達5,700萬支的規模,較可能成為臺廠主力客戶的Motorola、電腦系統品牌業者及中國大陸本土品牌業者的釋單動向,則特別值得后續關注。
搶智慧型手機面板市占率規格是關鍵
在智慧型手機面板方面,MIC預估,臺灣面板廠商在廣視角技術(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與新興顯示技術(AMOLED)的產能布局,在2011年才能進入量產階段,未來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市場占有率也將因此而產生提升的空間。
手機在網路頻寬限制解除之后,愈來愈強調影音功能的消費訴求,相對大幅增加消費者使用手機欣賞動畫內容的應用商機,因此,廣視角與戶外可視性的功能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對使得廣視角技術的發展動向也受到各方的關切,主要的面板供應商為韓國LGD與日本面板廠商;而新興顯示技術AMOLED,因為對比、色彩飽和度及反應速度的優異表現,成為許多手機大廠青睞的面板技術,主要供應商為SMD (Samsung Mobile Display)。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謝佩芬表示,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占比不斷提升、硬體功能差異化空間越來越小等情形下,除作業系統的差別之外,未來面板規格將扮演左右產品熱銷與否的關鍵角色。
由于“觸控”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必備規格,而且以玻璃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技術為主流,約占投射電容式觸控機種的50%以上。目前多數玻璃式產品是由專業觸控面板廠商提供,但已經有TFT面板與彩色濾光片業者積極跨入,而TFT面板業者藉由面板供給條件,進一步提供整合觸控面板產品予客戶,將對專業觸控面板廠商構成競爭威脅,導致專業觸控面板廠商必須考慮要朝向更專精領域或尋求策略聯盟發展,成為未來相當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
資策會MIC分析,智慧型手機面板皆強調高精細度,所以多數采用LTPS面板,雖然臺灣及韓國面板廠商未來仍持續增加LTPS的產能,但LTPS面板產能仍然會受到日本廠商陸續關閉部分產線的影響,預估2011年增率為13%,但對于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需求而言,還是會呈現產能吃緊的狀態。
雖然手機品牌大廠也可以選擇AMOLED面板,由于目前只有SMD能穩定供應,且5.5代線要在2011下半年才進行投產,要轉換到更大世代產線生產,AMOLED制程與設備皆須調整,能否實際大幅提升產能,其良率問題仍然會是門檻。而韓國LGD及臺灣面板廠商,也將會在2011年投入量產,但產能還是不大,因此AMOLED的面板供給產能將會影響市場滲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