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越來越普及,大家關注的東西除了外形、系統和功能之外,對于智能手機的硬件配置有了更多的好奇,像目前三星i9000和iPhone 4這樣的“性能帝”就是用戶津津樂道的話題。很多的文章在講到硬件配置的時候,講到處理器往往只會說“采用1GHz的處理器”這樣含糊的詞,但其實同樣是1GHz的處理器也有很多的不同,這篇文章將會為大家解析市面上主流的幾款處理器的真實面目和實際的性能表現,并結合目前市面上的熱門旗艦機型來為大家購機提供參考,歡迎閱讀。
1.手機的處理器=CPU(數據處理芯片)+GPU(圖形處理芯片)+其他
首先我們這里講的“手機處理器”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類比到PC上,手機的處理器不僅有CPU,還有圖形處理芯片(GPU)。舉一個例子,蘋果的A4處理器(iPhone 4用的)不僅有一顆45nm的CPU,主頻為1GHz,還集成了一個叫做PowerVR SGX535的圖形處理芯片,這個圖形處理芯片對iPhone 4的游戲性能有著直接的作用,就像PC上的顯卡一樣。
2.主要的處理芯片廠商和手機廠商
目前處理芯片廠商主要有高通(QUALCOMM)、德州儀器(TI)和三星,蘋果等。對應到終端廠商上,HTC可以說是高通的粉絲,旗下的智能機基本都是高通的處理器,而三星和蘋果的處理器主要用于自己旗下的機型,如i9000、S8500、iPhone 4;德州儀器的處理器很廣泛,諾基亞、索尼愛立信和摩托羅拉都有相應的機型,不過目前熱門的Android旗艦是摩托羅拉用的較多。
3.手機處理器的架構、制程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手機處理器的架構的底層都是ARM的,就像我們說的PC的架構是X86的道理相同;ARM同時還是一個公司,提供各種嵌入式系統架構給一些廠商,比如現在流行的Cortex-A8架構就是ARM公司推出的,目前很多高端旗艦智能機的處理器都是基于這個架構的,但是如何應用在手機上就是高通、TI之類的事情了。(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高通、TI等跟ARM公司買來專利技術,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
制程方面,目前高端的處理器有65nm和45nm兩種,就像Intel的處理器一樣,數字越小就性能越強,像高通的第一代Snapdragon處理器(如QSD 8250)就是65nm的,而最新的一代Snapdragon處理器如MSM 7230\QSD 8255就是基于45nm制程,性能要比第一代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