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6日的拉斯維加斯,伴隨著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的開場主題演講秀,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正式拉開了帷幕,作為消費電子領域的頂尖峰會,本屆CES一共吸引了超過7200家廠商前來參展。
像過去一樣,這個全球消費電子大會,依然看不到蘋果的身影,但這并不意味著蘋果的氣場沒有覆蓋到這里。對于把蘋果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公司來說,CES就像是集結號一樣。
蘋果陰影籠罩下的CES
《紐約時報》的評論說,消費電子產品的世界里有兩種公司:蘋果和其它公司。但是對于CES來說,頭一次被蘋果偷走了風頭還是在2007年——那一年,喬布斯抬杠般地在CES的檔期發布了iPhone。更讓CES覺得顏面無光的是,那年的最佳產品將向頒給了高清DVD和藍光播放器。
而且,喬布斯會借1月6日MacApp商店開業之際發表有關下一代iPad新特性的講話,再次搶走CES的風頭。
誠然,蘋果的對頭們不會僅僅為此就錯過每年的CES。但是CES在2009年的獎項一樣不甚給力——Palm Pre,一個已經黃土沒頸的產品。其它的重頭展品就是3D電視啊什么的。當年的CES參展商一定很羨慕蘋果的iPhone大賣。
今年的情況依舊不會有太大的改觀。蘋果在2010年賣掉了1500萬臺iPad,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年度最暢銷的電子產品。而在今年的CES會場,幾乎每一個家大廠都會展示自己試圖與iPad抗衡的平板電腦產品。
另外一大趨勢是,這些消費電子硬件廠商,都在學習蘋果“變軟”,甚至學起蘋果式“軟”+“硬”組合拳。比如,自行生產的平板電腦硬件,外加Android系統。
更然CES面上無光的還有一事:據媒體傳言,外設廠商Dexim可能在本屆CES上公布專為iPad 2定制的保護套(可以管窺iPad 2的外形)和外接鍵盤。
不過,缺席的蘋果也并非高枕無憂。一系列針對iPad的產品一擁而上——有高調的宣傳,有辛辣的諷刺,但是就是缺少消費者的認同。
不給力的鮑爾默開場秀
提起蘋果,就要說到微軟。美國科技網站Adama Thus則批評說,微軟CEO鮑爾默給今年的CES做了開場白,但如果深究起來,讓鮑爾默來做CES的開篇演講,實在是門不當,戶不對。
因為微軟并不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
微軟的洞察力日漸沒落了。她把自己當做是一個消費電子產品公司,但實際上她應該被劃歸在平臺軟件生產商的行列。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這個錯誤使微軟關于自身定位的承諾一直無法得到切實地履行。
這杯苦酒其實是微軟自己釀的。微軟的宣傳部門一直想讓世界聽到這樣一個聲音,那就是微軟是一個消費電子公司。但是像“我是PC”這種宣傳身份的廣告最好是讓可口可樂和耐克去做;而史蒂夫·鮑爾默站在CES的舞臺上,只能使微軟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Adama Thus分析說,微軟在公關和企業形象上的定位在去年的CES就出過大錯誤——鮑爾默居然拿著一款HP的平板電腦來展示微軟的產品。
這還不算完,史蒂夫當年猛催惠普生產采用Win7平臺的平板電腦,結果HP最后收購了Palm,HP的平板電腦計劃也胎死腹中。而就在同一年,iPad橫空出世,一統江湖。
這時的微軟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傻小子。他們不知道面對蘋果,應該與誰合作。因為他們心里并不清楚,消費電子市場是不是微軟的菜。
代表微軟的鮑爾默沒有在今年CES的主題演講上發布任何品牌定位清晰、終端對終端的消費電子新品。微軟并沒有準備好在消費電子市場獲得爆發式的增長。
因此,CES選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