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顧問程三國(左)、北京萬圣書園總經理劉蘇里(中)、作者熊培云共同探討數字出版產品的研發與形式
當越來越多的傳統出版商一面高呼著“擁抱數字化時代”,一面將手中的出版資源轉換為手機、iPad、kindle里的電子書時,我們知道,數字出版時代來臨了。但是數字出版真的僅僅等同于一本本“復制”的電子書嗎?電子書帶來的又僅僅就是閱讀載體的改變嗎,就像過去從竹簡到紙本的變換?
近日,大佳網首發熊培云新作《一個村莊里的中國》的電子書,同時推出多個版本:精編版、完整版、加長版,另稱明年年初將推出社交版。這“一書多讀”被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宋曉紅稱作是一次“數字出版產品研發與形式探索”,也給“何為數字出版時代下的電子書”提供了一種解答。
“總有一款適合你”
在大佳網的電子書頻道,《一個村莊里的中國》精編版、完整版和加長版三種版本售價分別為:4.98元、18.00元和19.80元。所謂完整版,是完全忠實于原書的數字版,原汁原味的內容呈現。精編版則精選了精華篇目,收納書中每章節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文章,以濃縮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加長版除包括原書全部完整內容外,還特別收錄了作者的全新文章,對作者的采訪以及眾多名家對于該書的書評等內容。
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錫培說:“三個版本針對不同的讀者對象。讀書,有人希望讀完整的內容,有人則只需要大致了解書的概況,精編版適合有淺閱讀訴求的讀者。還有的人會不僅想讀書,還希望了解書更廣闊的外延,譬如他人對書的評價,譬如作者出版這本書的臺前幕后,我們就設計了加長版。”
尚在醞釀中的社交版算是國內電子書市場的首個嘗試了。據介紹,在這個版本里,讀者將不僅有在線閱讀,還能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最新最全的該書周邊信息,網絡社區里的實時信息和評論,并有訪談視頻等視聽文件。同時,讀者可以充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增加相關文章、圖片、視頻,供其他閱讀者分享。
因此,社交型電子書內容是及時更新的,讀者之間甚至讀者與作者之間能實現即時對話、討論與分享。這是對傳統的閱讀模式比較大的顛覆從簡單的平面紙質書向立體化的互動性圖書演變。
不應是簡單的“翻版”
“數字出版產品不應該只是紙本書數字化的翻版”,宋曉紅一再強調這一理念。這也是大佳網策劃4個不同版本電子書的理論基礎探尋作品在數字出版條件下,以不同形態滿足不同渠道不同讀者群的需求,實現作品的效益最大化。
周錫培說這樣做電子書就是在做“創意”,他用玩排球來打比方。“記得我小時候和小伙伴們玩排球,我們的玩法是9個人站成三排,不互換位置;現在國際上通行排球的規則是6人兩排,位置是輪換的;我還知道一種新玩法叫足排球,它沿用了排球賽法的基本模式,又含有足球的技術動作。排球還是那個排球,但玩法卻有多種可能。”周錫培說,“電子書的多種形態亦是如此,是對同一源頭的內容作相應的加工和延伸。”
由此推論,電子書的形態還有無限可能,白領版、熟女版或是小資版,根據不同內容、不同體裁,電子書的個性化、創意性將得到充分的體現。
周錫培說:“電子書的優勢是擁有數字化的技術手段,是傳統出版條件難以企及的,譬如社交版就不可能做到。而精編版、加長版雖然理論上能做成紙本,但現實條件下我們不會去操作,因為運作周期長,成本太高。而在數字出版中,編輯加工到推送給讀者更容易、方便,一切就皆有可能了。”
但是這種探索在國內數字出版行業少之又少,國內的電子書還未走出純粹數字化“翻版”的初級階段。
電子書的三個世界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顧問程三國,在分析大佳網多版本電子書的探索時,將其歸于電子書1.0,即紙質書電子版。
在程三國看來,電子書根據內容可以劃分為三類:電子書1.0=紙質書電子版;2.0=原生電子版;3.0=增強型電子版。“電子書的精編版也好,加長版也罷,他們做的還是拆分和加減,是電子書1.0的變體,本質還是紙質書的電子版。”
社交版就有點3.0的意思了,紙質書的電子版,再加上聲光電,多媒體、互動等,西方最典型的叫法是增強型電子書。
“電子書2.0則是先出電子版或者只出電子版的電子書,亞馬遜網站上有,中國最典型的是盛大文學。”程三國說,“而今我國電子書市場的狀態是,2.0已經做起來了,1.0還很欠缺,3.0仍在實驗中。國際市場以美國亞馬遜而言,賣得最多做得最好的還是電子書1.0,特別是最近一兩年走向火暴。”
程三國認為,中國的1.0市場還大有文章可做,同時由于從傳統紙書到1.0是漸變,到2.0是突變,到3.0是劇變,按照正常的歷史遞進規律前進,整個產業將會是一種良性循環,他希望中國的傳統出版商在數字化的進程中能把握好1.0時代。
“雖然從1.0到3.0有一種遞進關系,但三種類型并不是相互替代的。不同類型的書適合不同的形態,譬如小說就適合文字的表達,用1.0呈現更有想象空間,而像化妝類的圖書有圖片、有聲音、有人操作、有互動,就特別實用了。因此電子書的三種形態最終是共存的。”程三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