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TFT-LCD被認為仍將是2012年主流顯示技術,不過,三星Samsung可能會在2012年1月份美國CES展出55寸AMOLED(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電視,讓AMOLED在2012年爆炸成長的可能性似乎成真。目前全球AMOLED市場系由Samsung獨霸,其他如LG Display、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則計劃要在2012年量產AMOLED。但不論就技術、材料、設備、業務等各方面條件來看,短期內誰能與Samsung爭食AMOLED商機,卻是個問號。
就技術層面來講,其實日本與臺灣面板業者投入AM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時間點,比韓國廠商還早,只是后來不是暫緩投入,就是停產,導致被韓國面板業者后來居上。一般認為,除了早已量產過AMOLED的SONY之外,其實包括LGD、友達、奇美電子等面板廠,也都有能力“生產”或“試產”AMOLED,問題是,要達到大量而穩定供貨的“量產”程度,還牽涉到整體成本、良率、產品質量及報價等問題,這樣看來,各面板廠在AMOLED其實都落后三星一截。
材料也是個大問題。因為材料是影響AMOLED良率及成本的重要一環,其中還涉及專利障礙。韓國業者在AMOLED顯示技術領域的發展,相當有規劃,早期有些美國、日本方面的AMOLED材料相關事業(例如伊士曼柯達、出光等等),后來都陸續被韓廠收購、吸收,這讓韓廠在AMOLED技術領域得以從材料、專利端開始整合。相較之下,臺廠的AMOLED材料卻必須向日商來購買,明顯居于劣勢。
設備又是另一道障礙。TFT-LCD液晶面板可藉由專業設備廠商的能力,把面板產線世代直接往上升級,然而,AMOLED目前的設備升級,卻必須靠面板廠商自己去調設備才行。三星在AMOLED產線世代的投入,系從4代線、5代線,逐步擴展到8代線,以此來看,臺灣面板廠現在才正要重新以4(4.5代線)生產AMOLED,未來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產線世代提高到8代線,有待觀察。
至于業務面,就回歸到出?诘膯栴},韓廠無疑也較具優勢。因為三星是全球最強的消費性電子品牌之一,包括移動裝置類產品、手機及平板計算機等等,以及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都是世界級大廠。優先導入自家生產的AMOLED面板無可厚非。日系面板廠如SONY當然也有這類的品牌優勢,可優先導入自家生產的AMOLED,盡管日本品牌近年來全球競爭力似有退潮之勢。
無論如何,臺系面板廠在出?谶@部份,是不如韓廠許多。從早年在AMOLED界的先驅,到如今變成AMOLED市場的追兵,臺廠的AMOLED如何在重新生產后、在質量和良率、成本等各方面都取得國際品牌客戶的信任、采用,也將是臺廠發展AMOLED業務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