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夯的AMOLED軟屏幕在水中浮潛?工研院發表最新成果,首度將軟性AMOLED屏幕投入水中后,屏幕仍持續播放動畫。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工研院在臺北舉辦的“百年軟性顯示與軟性電子交流會”上,工研院突破軟性AMOLED屏幕研發過程中,最難以解決的防止水氣與氧氣入侵問題,突顯臺灣在軟性顯示的研發實力。
工研院顯示中心程章林主任表示,全球紛紛投入綠能科技開發,工研院在2006年即看到環保節能與行動智慧信息兩個未來趨勢,一是信息會越來越行動化,另一趨勢則是跳脫科技的桎梏,從人文關懷出發,重視環保節能議題,開發具環保節能顯示器。因此,工研院致力開發應用在行動智慧生活上的AMOLED超薄軟屏幕,及具環保特性、可重覆書寫、使用的電子紙,而這2項科技成果也在去年及今年榮獲重要國際獎項肯定。目前我們正致力于產業商品化,期望未來能透過這兩項新科技成果,促進我國產業經濟發展及人類未來生活改善。
程章林也表示,工研院研發的6寸超薄軟屏幕,運用新開發的軟性封裝膠材及軟性OLED封裝結構,在阻水與阻氧問題上有突破性的進展,不僅開發出可以置入水中的高阻水軟性AMOLED屏幕。同時,也開發出將軟性觸控薄膜與AMOLED結合,具有互動功能的觸控軟性顯示器,符合未來行動裝置輕薄、不易破裂、可卷曲、互動與反饋功能的人性化操作界面需求。隨著智慧手機熱潮興趣,屏幕高分辨率已成為未來必然趨勢,LCD面板在高分辨率將面臨背光板及耗電等問題,反觀AMOLED具有反應快、色彩鮮艷等特點,尤其是輕薄、不需背光板的超軟AMOLED屏幕是未來智慧手機最佳選擇。
程章林進一步指出,電子紙具有環保節能等特點,是軟性顯示器未來的重要應用之一。根據IEK針對電子紙面板市場進行數據統計,預計在2018年整體電子紙面板市場值將達到120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CAGR)達57%。其中電子紙面板尺寸大于10寸的e-Document,以大尺寸及取代筆記本和講義等優勢,在B2B市場將快速成長,預計在2018年可達到42億美元的市場值,其次是面板尺寸小于9.7寸的e-Book產品,在2018年市場值將達30億美元。電子紙等軟性顯示器與太陽能光電及平面照明的軟性綠色能源,是將來看好的軟性電子市場應用主軸。
在每年深受矚目的產業高峰論壇中,今年將由工研院電光所詹益仁所長主持,以“軟性領風騷 3S尬新機”為題,邀請宏碁蘇逸民總處長、和碩聯合李振宜設計總監、Novamedia羅嘉瑞總經理、資策會李進寶所長與工研院程章林主任,分別從產業界實務經驗,學校及研究機構的前瞻研發經驗,就系統、軟件及服務端角度,探討產業發展新機會。現場吸引超過500余位產業及投資界人士參與。
此技術交流會為國內規模最大最完整之軟性顯示與軟性電子技術開發成果的展示,會議中規劃樂活情境展示專區,應用綠色環保的軟性顯示與軟性電子科技,模擬未來生活情境,設計一系列未來創新科技,包括可運用在醫療床的大面積感測陣列、可彎曲的柔軟LED光源、軟性觸控面板技術及多彩的電子標簽及互動軟性裝置-魔芋等多項軟性顯示與電子技術之材料、設備、制程及系統等技術及未來應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