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崛起,使得新型液晶平板顯示器“一屏難求”。為讓智能終端看上去更美,光電顯示產業被推上風口浪尖。誰擁有更炫更酷的“屏”,誰就擁有未來。 2月23日,天億顯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西區舉行第六代新型液晶平板顯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崛起,使得新型液晶平板顯示器“一屏難求”。為讓智能終端看上去更美,光電顯示產業被推上風口浪尖。
誰擁有更炫更酷的“屏”,誰就擁有未來。
2月23日,天億顯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西區舉行第六代新型液晶平板顯示器件項目啟動儀式,將建成全球第二條、國內第一條低溫多晶硅6代線,標志著我國平板顯示器邁入高端顯示產品生產供應行列。因為天億顯示科技入駐,四川將建構完成一個世界第一的最先進的顯示器件產業集群。
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220億元人民幣,產能為月投6萬片,其中3萬片為低溫多晶硅液晶面板,3萬片為金屬氧化物面板,預計建設期間為3年,最快首批產品可在明年下半年投產。
全球新型液晶面板研發制造基地在川崛起
這個極其重要的、世界最先進的產品項目為何選擇四川?
作為天億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和主要客戶,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認為,這是因為四川具有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優越條件:第一,高等教育和科技實力雄厚,人才資源豐富;第二,政府效率高,辦事效率、執行力世界一流;第三,電子信息產業聚集,能夠提供優良的配套服務和廣闊市場;第四,垂直整合優勢明顯,有利于在整個產業內形成共聚、共生、共贏、共創的新局面;第五,生活環境優美,軟實力強。
天億顯示科技股東、英慧公司代表林震暉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天億顯示科技選擇四川的理由。
天時全球應用于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面板供不應求,甚至一片難求。
地利成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腦生產基地,電子信息制造大鱷云集,提供了絕佳的配套機會和便利條件。在這里建廠,不愁沒有市場。
人和四川省和成都市對于發展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給予極高的關注,對于在此新建全球最高水準的生產線始終不渝地堅定支持。
第六代新型液晶平板顯示為何“一片難求”?
林震暉形容,它不但是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更是一種觸摸的享受。用專業術語來講,低溫多晶硅顯示器高分辨率、高亮度,其像素呈現能力為非晶硅產品的4—8倍,亮度可提升180%,且低功耗、抗電磁干擾、輕薄便攜。
梳理我國光電顯示產業的發展史,這條生產線的意義更加一目了然。
2005年,我國建設第一條傳統非晶硅TFT生產線。此后,各地陸續建起第六代、第八代生產線,初步填補國內液晶顯示的空白,初步奠定平板顯示的基礎。
2009年下半年起,傳統非晶硅平板顯示產業面臨著空前挑戰。低溫多晶硅顯示器甫一出現,就引領光電顯示的新潮流。但與傳統非晶硅顯示相比,技術難度更高,且主要被韓系、日系大廠壟斷。
天億顯示科技將從事高端智能手機、高端平板電腦等新型顯示產品的研發、設計、測試、制造。該項目將率先完成平板顯示向高端顯示領域的轉型升級。未來,隨著全世界最先進第六代線在成都建成投產,不僅可以奠定天億顯示科技世界第一的業界地位,更標志著中國顯示產業正式邁入高端顯示產品生產行業,證明我們有能力實現高端產品完全本地自制。
光電顯示或成軟件汽車后的下一個千億產業
“光電顯示業巨頭來川,并非偶然,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營造的"產業生態"使然。”成都高新區有關人士表示。
“第六代新型液晶平板顯示器件項目的投產,有望拉動光電顯示成為四川繼軟件、汽車之后的下一個千億產業。”省招商引資局透露。
光電顯示產業,并非以獨立的姿態存在,而是涵蓋半導體技術、精密機械、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技術、光電子、微電子、軟件等10余個關聯領域。
幾年前,四川光電顯示領域還是一片空白。2007年,京東方4.5代生產線落子成都。如果把京東方入川看作是四川光電顯示“零”的突破,經過幾年發展,這條產業鏈已經在成都完整、閉合、成型,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重要一極。
“我們剛來的那兩年,這里基本沒有什么配套企業。”京東方成都經營企劃室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然而,成都的人才優勢、天然氣和電力供應保障、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讓京東方在開工建設后僅2個月,即宣布增資10.7億元。
“中游的面板企業對整個產業的拉動是巨大的,對上游的拉動力為1:6,對下游的拉動力更是達到1:10。”京東方成都經營企劃室有關人士說。
有了京東方這個“1”,成都很快迎來2、3、4、5……
2009年3月,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四川虹視”在國內首次完成基于低溫多晶硅薄膜晶體管技術的2.6英寸、3.2英寸全彩AM-OLED產品開發,填補了國內3英寸級AM-OLED正樣產品空白。
2009年10月,京東方成都實現量產,成為我國西部地區首條實現量產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標志著成都光電顯示產業真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2011年6月,合作路1133號的成都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TFT-LCD0.5毫米液晶玻璃基板實現批量供貨,供貨對象正是京東方、深天馬等4.5代面板企業。
在合作路上,成都光電產業的上中下游一字排開,儼然一個產業帝國。如今,深天馬、康寧、臺表科、空氣化工、東京電子等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都以京東方為軸心接踵在蓉“安家”。
而整個產業園區更是聚集了上游的航天光電、新力光源等企業;中游的長虹OLED生產基地、峻凌國際TFT-LCD模組代工及LED封裝等項目;下游的聚集吉銳、TCL等企業。
全球電子信息版圖四川話語權漸重
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能量無窮。
至去年底,成都已形成1億臺電腦生產能力,占全球總產能的20%左右。
去年12月19日,聯想西部產業基地投產,“成都造”首批聯想臺式機下線。聯想五年內實現年產1000萬臺個人電腦的成都計劃有望提前實現。
這一天,聯想的合作伙伴仁寶集團成都基地也正式投產,“成都造”首批聯想筆記本電腦出貨。預計2013年筆記本電腦產能達2000萬臺以上。
“我們需要很多供應商在附近,而不是在500公里、1000公里外的地方。”聯想表示。
“聯想60%的顯示器是我們做的,聯想來了,我們能不來嗎?”冠捷科技中國區制造總經理任敬順表示,他們目前主要生產手機、電腦、一體機顯示器,也瞄準平板電腦顯示器,今后這些都會放到成都生產。
全球散熱器大鱷奇宏科技強勢來蓉。“我們給仁寶、聯想做配套,將從外地轉移到成都。預計今年4月,奇宏科技在成都的項目投產后,供應鏈將實現完全本地化。”奇宏科技首席執行官沈慶行表示。
“隨著合作伙伴陸續轉移到成都,預計2至3年內形成成都電子信息全產業鏈。”仁寶集團總經理陳瑞聰預測。
今年1月9日,英特爾公司宣布:英特爾中國西部地區分撥中心落戶成都。同一天,英特爾成都芯片封裝測試廠第10億顆芯片下線。英特爾全球一半的移動設備微處理器來自英特爾成都工廠。
隨著這些大項目在蓉聚集,一大批核心配套產業鏈企業來蓉。省招商引資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已有50多家高端核心產業鏈配套廠商來川布局,涉及電池、筆記本外殼、筆記本轉軸、半導體等產業鏈高端核心元器件。
天億顯示科技強勢入川,更加重了四川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版圖上的話語權。
如果說,7年前英特爾在成都的投資是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節點性事件,那么,天億顯示科技的入駐則完成了一個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形成從面板制造、顯示器件整合、精密模具制造、消費終端制造完整的產業鏈。這將帶動世界知名的行業龍頭企業和一大批配套企業跟進;帶動四川進出口成倍增長,提高四川經濟外向度水平;吸引和聚集一批國內外優秀的管理及技術人才,培育一大批熟練的操作工人;帶動物流、金融、貿易結算、商貿等服務業快速發展;帶動成都周邊城市電子配套產業集聚發展,壯大產業集群,讓四川成為上中下游配套齊全、全球重要的新型液晶面板研發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