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通用公司去年的純盈利刷新了歷史紀錄。原因之一是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在日本車一度風光無限的小型車市場反攻得手。通用在“雷曼沖擊”導致經營破產之后推行徹底的“薪酬革命”,壓縮人員費用,造就了這一良性循環。
報道指出,波士頓咨詢公司去年夏天發布了一份題為《重新在美國制造》的報告。該報告稱,中國工資水平的年均增幅達15%至20%,將在2015年左右超過工資水平下降的美國。
去年逝世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曾對要求iPhone手機在美國生產的奧巴馬總統回答說,這不可能。但如果中國的用工成本不斷上升,而美國不斷下降,那3年以后情形可能改變。
日本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據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預測,“雷曼沖擊”以來日本的工資水平基本維持不變,中國將在2023年左右與日本持平。
報道認為,中國越來越有危機感,沿海地區的企業正在加速發展自動化生產。一家從事機械租賃的日資企業生意日益興隆。很多國家的工業布局條件都在動搖。
報道稱,企業選址時都對布局條件十分敏感。如果日本的條件好轉,制造業也可能回歸日本,但也不能保證不再遷走。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企業難以固守一地。日產汽車公司削減了1萬億日元的成本,并將轉用于投資,但投放到哪個國家,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