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盛之后遭遇極寒”,是業內對2011年家電行業的形容,那么在政策紅利消退之后的2012年,家電業又將迎來什么?是機遇還是挑戰?是后退、徘徊還是跨越、征服?
信息時報記者認為,在政策退出、銷售增速放緩,天量庫存的行業大背景下,調整將成為2012年家電行業主旋律。但是在回調過程中,我們將會看到家電企業在主動尋求轉型和突破,行業將隨之迎來產品結構升級,而國家即將出臺的相關新政也很可能為這種結構升級“保駕護航”。一句話,行業將在大調整的陣痛中前行,“家電業不相信眼淚”。
調整過渡期:陣痛在所難免
家電業在經歷了2010、2011兩年的政策紅利的刺激之下,市場回調是必然的。不過,不同品類之間也存在差別,比如前兩年冰洗產品市場發展過快,在今年的調整中走入快速下降通道;而彩電業在經歷了產業轉型必經的陣痛之后,在今年下半年又重迎生機——行業利潤罕見的超過白電(冰箱、洗衣機、空調)行業。但總的來說,家電行業增速放緩,調整陣痛在所難免。
其中,大白電產業的調整是由行業的天量庫存所決定的。2011年的涼夏以及對市場增長的盲目樂觀導致空調行業出現天量庫存;而家電下鄉的嘎然而止,令獲益最多的冰箱行業一時剎不住車,巨大的產能無處渲泄。由此看來,2012年的白電業,需要警惕“規模不經濟”的局面,事實上,近期發生在大白電行業的“裁員”、“收縮”就已經是個信號。這種變化也體現在白電企業更加重視技術的創新,空調行業兩大寡頭你爭我搶地發布最新科研成功、創新技術就是其中的一個注腳。
黑電行業的調整則主要是來自技術升級。黑電技術更新“快如生魚片”,從全高清到互聯網,再到LED,然后是3D,智能電視以及云電視,以及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彩電業從不缺少“彎道超車”的機會。其中,智能(云電視)、3D已成為行業公認的2012年彩電行業的關鍵詞,而在這兩大領域本來已占據的國產彩電,很可能在2012年蘋果、谷歌以及三星(微博)LG夏普等重兵布陣智能電視而迎來變數。但就行業本身而言,智能電視、云電視的興起使得電視成長為一個全媒體的信息平臺,并讓彩電業的競爭發展為整個生態系統的競爭,彩電企業們值得為這一顛覆性的行業升級戰斗。
節能新政:推動結構升級
提到2012年家電企業最期許的,無疑是國家新一輪家電刺激政策的出臺,而這一盼望也得到正式的官方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正在研究考慮一些新的消費促進政策,并將于近期公布,但相關政策細節并未提及。
既然是官方回應,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一下,2012年家電行業的刺激政策可能涉及到哪些方面、哪些領域,或具體到哪些產品。
首先,節能補貼、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這三大政策中,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由于其不可復制性(比如以舊換新中消費者手中的舊家電是有限的),以及階段性(對農村的消費需求不可能永遠的靠補貼刺激下去),這兩大政策可以說是完成了其階段性使命而“功成身退”。而三大政策中,節能補貼是結束最早的,也可以說是效果最好的一大政策,因為它在刺激消費的同時,也促進了家電業最迫切的行業結構向節能環保型升級。因為這一特性,恰恰可以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實施的激勵政策,在刺激消費、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也對民眾的消費習慣和觀念形成好的引導。
事實上,業內不少專家乃至相關政策制定部門人士已對“綠色節能家電產品將成下一輪政策扶持對象”做出過預測。由于此前的補貼主要針對定頻空調和冰箱兩大領域,信息時報記者大膽預測,新的節能補貼很可能會針對全部家電節能產品,尤其會集中在包括電視、洗衣機、變頻空調等在內的大家電領域。變頻空調最顯著的特性就是節能,而且其已占據空調市場4成以上的份額。其次是洗衣機,不僅節電,還涉及到節水。而電視的待機節能模式也能節約大量電能。事實上,所有納入到節能標識體系的家電產品都可以納入到節能補貼中,包括熱水器、煙機、電磁爐等耗能大戶。
不過,信息時報記者認為,冰箱有可能會退出能效補貼,因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幾乎所有主流品牌的冰箱,都達到2級以上節能水平,當節能已經成為“標配”,補貼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