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我們舉行了奠基儀式,當時政府批的是7.5代線,現在我們計劃升級到8.5代線,韓國方面已經同意了這項升級計劃,還需要中國政府的審批,我們正在等待審批結果。”近日,三星中國一高層向記者透露。
由于低于LGD和京東方、華星光電8.5代線一個世代,三星此前獲批的7.5代線曾被指落伍。隨著中國主流消費尺寸的擴大化,三星也改弦更張,啟動升級計劃,與已投產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同場競技。
與此同時,對于進入低谷的面板行業,主流尺寸的擴大以及新尺寸的涌現也成為消耗過剩產能提高效益的新路徑。不過,鑒于審批的流程,三星面板廠的運營投入時間很可能推后。
仍待中國政府審批
2010年年末,三星蘇州合資高世代線項目獲批,并于去年5月奠基。當時披露的信息顯示,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美元,投資額為30億美元。除了三星方面持股60%之外,蘇州工業園區國有資產控股發展有限公司以及TCL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合資公司30%、10%股權。新液晶面板工廠預計產能為10萬片/月,主要生產40英寸、42英寸和46英寸液晶面板,預計于2013年1月投產。
“原來計劃是今(2012)年7月份左右建設完成,現在由于出現了‘升級’計劃,新的建設時間表還沒有形成。”前述高層表示,之所以中途選擇“升級”,主要原因是中國主流消費尺寸已經變化,8.5代線更符合市場以及整機企業需求,更有經濟效益,三星于是作出調整。
2011年底,中國市場商家積極促銷大尺寸液晶電視,更多消費者的目光轉移到46英寸、47英寸、55英寸、60英寸和65英寸等大尺寸電視上。
三星原計劃的7.5代線玻璃基板尺寸為1950×2250mm,按照8.5代線的尺寸規格,則擴大為2200×2500mm。奧維咨詢副總經理金曉峰表示,兩個世代線切割效率和經濟切割尺寸不同,比如7.5代線可以切6片46英寸面板,8.5代線則可以切8片。55英寸面板,前者可以切3片,后者可以切6片。目前42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電視備受消費者追捧,未來也將是主流產品,三星此舉也是為了順應市場需求。
去(2011)年5月,臺灣面板巨頭友達光電出資7.96億美元參股昆山龍飛光電項目,而該項目也由原來規劃的7.5代面板線,升級為8.5代,并于去年8月獲國家發改委最終批準。
不過金曉峰表示,因為三星在韓國已經有8.5代線,因此政府是否放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三星是將其韓國的產線轉移過來,還是新建。“兩者拉動的投資規模和經濟效益有明顯差別。”
與京東方、華星光電同線作戰
雖然生產線預計進行升級,但是三星中國上述高層表示,投資額還沒有發生變化,即使變化也不會太多。
據悉,作為最大股東,三星公司負責液晶面板廠的日常經營及管理。在此之前,三星通過和TCL交叉持股的方式,獲得了深圳華星光電15%股權。此前,時任三星電子LCD社長,并于今年1月正式上任三星中國總裁的張元基還認為,這是中韓兩國之間、華東與華南之間、整機與配套企業之間戰略合作的范例。
三星中國高層表示,雖然升級之后同為8.5代線,不過交叉持股的安排不會受影響。
不過,三星提高代線說明其切割的主流尺寸有了更改。相對于京東方、華星光電已經投產的8.5代線,業內普遍認為,三星升級之后,其大尺寸面板產品也將瓜分上述兩家企業的市場。
京東方集團品牌推廣部部長魏靜表示,三星的項目還在審批,加上建設,等他們進入市場還要一段時間,而面板市場如今變化非常快,到時會是什么樣的態勢還很難說。而且各個面板廠也都在不停地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
金曉峰表示,大尺寸液晶面板供過于求的局面未來會隨著三星項目的
投產而加劇,但這也不完全是壞事,國內整機廠商的選擇更多,利于成本控制,而且運輸距離減少,避免面板跌價風險。同時也會加速國內高世代線面板上游配套產業的發展,這對降低成本都有利。
面板產能消耗新路徑
如果三星升級申請獲批,加上已經投產的京東方、華星光電,以及昆山龍飛光電項目、LGD廣州8.5代線,全部落地后,8.5代線就將有五條。恰逢面板產業已經持續低迷一年半左右,如何消化產能也令業界擔憂。
“2011年底,廠商對4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積極促銷,以及良好的銷售成績,表明了超大尺寸液晶電視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NPD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表示,“在北美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電視市場,廠商不斷地引導消費者購買大尺寸電視。而更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需求增加代表將消耗更多的產能,這對平衡TFT LCD面板供需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NPD DisplaySearch最近提高了未來幾年液晶電視面板的市場需求預測,預估2012年液晶電視面板需求量將達8500萬平方米,比原預測值高出150萬平方米。由于4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其也將提高2013到2018年的需求預測。并認為,中國有望于2015年成為除北美以外,全球唯一50英寸及更大尺寸電視成長率達到10%的市場。
不僅是大尺寸,一些新尺寸的出現也推動了面板需求的上升。比如,39英寸、43英寸、48英寸、50英寸和65英寸等新尺寸比現有尺寸更大。在中國,三星就推出了43、48英寸面板。這些新尺寸同樣在6-8代線上生產,但更能提高玻璃基板的產能利用率。新尺寸面板的推出儼然成為面板廠應對需求過剩、擺脫虧損困境的一條新途徑。
“液晶電視面板需求的提高對整個面板和電視行業來說都是振奮人心的,一方面可以提高電視的附加價值,而同時又能消化更多的面板產能。”謝勤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