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最近煩惱不斷。
先是iPhone4S在內地上市熱賣,卻遭遇北京蘋果三里屯旗艦店被暴力搶購尷尬,蘋果公司只能宣布暫停iPhone4S在部分門店的銷售。
與此同時,蘋果AppStore卻由于應用管理審核的漏洞而成為“眾矢之的”。不僅AppStore上的一款涉嫌詐騙應用被推薦到了排行榜,引發了眾人的質疑,而且來自中國的作家維權聯盟起訴蘋果侵權也正式立案,索賠金額共計1191萬元。針對以蘋果AppStore等應用商店的知識產權戰愈演愈烈;更有甚者,APP一直以來存在的“山寨”現象,也引起越來越多開發者的不滿,有業內人士指出,蘋果當前對于應用程序的審核主要限于是否有暴力、色情、政治敏感內容、是否包含病毒等安全問題、是否涉及用戶隱私收集問題等,而對于是否涉及版權侵權審核力度明顯不夠,“有的游戲開發者提交的信息不詳細甚至虛假,也得以通過”。開發者擔憂,如果不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山寨泛濫的后果將是劣幣驅逐良幣,打擊創新者的積極性。在歐美“圣誕商戰”中攻城略地的蘋果,在即將到來的“中國年”前,如何解決以上問題?人們拭目以待。
詐騙門
一應用軟件涉嫌詐騙 蘋果被指本地化審核不足
蘋果客服:該軟件標注為娛樂軟件,不會下架,用戶可申訴退款
蘋果AppStore重新成為涉嫌詐騙軟件斂財的極佳平臺。
近日,一款名為“2011中國移動手機追蹤器”收費軟件成為蘋果應用商店下載排行榜的常客,它號稱是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推出的手機定位軟件,并以18元的價格要求用戶付費下載。
調查發現,該軟件的實際功能與描述完全不符,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款頻頻被消費者投訴的涉嫌詐騙軟件,竟然可以在蘋果應用商店存在數月,并不斷有消費者購買、付費。
涉嫌詐騙
這款《2011中國移動手機追蹤器-100%保證!》應用自稱是一款手機定位軟件,開發者在內容提要中表示,程序會自動連接10086系統,為用戶開通手機定位服務。應用下載者輸入任何一個中國移動或聯通的手機號碼,就會立刻追蹤到相應的GoogleMap的位置,并承諾100%保證有效。
“你只需要輸入電話號碼,便能證明給你的朋友看,你可以追蹤到他們的任何電話!該應用使用了美國CIA現已允許公開使用的衛星技術。”
記者下載該應用進行試用,發現這款軟件收費18元,只有0.1M大小,文件名為“PhoneTracker”,進入軟件界面后,顯示為一幅全景地圖及搜索框,用戶可以在搜索框中鍵入想要查找的手機號碼。
然而,記者試用后發現,該功能與描述完全不符,因為輸入廣東、四川、內蒙古、吉林四地的手機號碼,軟件均顯示使用者位于記者所在的廣東省深圳市。
軟件介紹顯示,目前為1.1版本,最近更新于2011年6月9日,開發商是一個名為CHENLUNYU的個人開發者,也就意味著,這款涉嫌詐騙的應用軟件,已經在蘋果應用商店存在半年。
在應用下載頁面的用戶評價中,還有大量的“好評”,內容如:“這個功能太爽了。”“超級厲害!!!太爽了!”“不錯!定位很準確!推薦下載!”“真的可以用!”且評價皆為5星。
這些評論使其他用戶誤以為這是一款用手機號碼就能追蹤到手機所在位置的定位軟件,引發了眾多具有好奇心的用戶進行下載。
而在這些疑似被“刷”出來的好評之后,大量用戶發評投訴:“騙子,都是假的!”“根本跟蹤不到位置,騙了我好多錢。”更為荒謬的是,在該軟件內容提要的最后一行,開發者又這樣表述:“你將會讓你的朋友因為你擁有這樣的軟件而感到無比的驚訝!此程序僅供娛樂,并不提供真正的手機定位功能。”
截至1月9日,該軟件在收費iPad應用軟件排名是第四名。
蘋果回應:可申訴退款
記者同時發現,該應用的開發商“Pdafun.net”在蘋果應用商店共提交了17款iPhone軟件可供用戶下載,其中包括收費6元的“中國移動話費立刻送!”、收費25元的“GPS語音導航”、收費18元的“中國地圖偏移修正”等。在這些軟件的頁面中,同樣有消費者大呼上當。其中,“中國移動話費立刻送!”頁面顯示,該軟件的發布日期為2010年11月17日,這也意味著,這款被消費者評價為 “根本換不了話費,錢還被騙了”的軟件,在蘋果應用商店已經存在1年零2個月仍未被下架。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款軟件用來騙錢的招數其實非常簡單,它利用用戶iPhone、iPad自帶的定位功能,定位用戶的所在位置,其后假定其所驗證的朋友也在附近,使用戶以為是通過朋友的手機號碼實現了成功定位。
對此,蘋果客服人員表示,上述手機追蹤軟件在其AppStore分類中標注為娛樂軟件,因此蘋果方面不會對該軟件進行下架處理,如果用戶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去軟件商店選擇申訴退款服務。
同時,在AppStore中以手機定位、追蹤為“噱頭”的軟件多達數十款,其中很多都向用戶收費,并受到下載者的惡評。
審核權本地化不足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蘋果AppStore的全部審核人員都在美國總部,同時每個語種、每個國家都有負責本地化運營的工作人員進行第二步審核。
觸控科技聯合創始人陳芝昊對此表示,這款軟件明顯為詐騙軟件,“據我了解,蘋果在中國區的應用商店目前只有不足10個編輯,而他們要負責審查中國區每周新上架的數千款應用,其中出現漏洞在所難免。事實上,類似此類的娛樂應用在海外其他應用市場也廣泛存在,但其欺詐意圖不會如此明顯。”他說。
“AppStore的審核機制并不復雜,其基本要求是不損害系統的完整性以及不試圖取得系統控制權,同時會對部分色情內容進行提示。只要開發者上傳的應用沒有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基本上都不會被封殺,軟件上架銷售后,也要看用戶投訴的具體情況才會做出相應處理。”該人士表示。
知名IT評論“月光博客”作者則表示,AppStore上的詐騙應用經常被推到收費應用排行榜前十名,例如以前的 “來電歸屬地”,現在則是“2011中國移動手機追蹤器”,并且二者都是由同一個開發商(Pdafun.net)開發出的產品,這種涉嫌欺詐應用能被蘋果AppStore審核通過并騙取用戶錢財,讓人們對蘋果中國區的管理模式產生了懷疑。
互聯網維權律師游運庭指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該應用的開發者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欺詐,消費者有權對其進行控訴。
“現在消費者維權面臨兩個困難:一是互聯網的匿名性使受騙者無法獲知軟件制作人的真實個人信息;其次,由于事件涉及跨國公司,因此須要兩國之間進行一定的司法協助,程序會比較繁瑣。”他說。
他同時指出,蘋果在涉嫌欺詐的軟件中通過收費分成獲利,這種行為構成了“幫助侵權”,消費者有權要求其對相關責任人的身份信息進行披露以積極維權。
山寨門
熱門游戲開發團隊反彈 蘋果應用商店被指山寨溫床
在智能手機時代加速到來的當今,中國手機應用的開發者們不僅面臨著收入困境,手機應用特別是手機游戲的山寨化也大幅侵蝕了原本應屬于正版游戲開發者的利潤。依托蘋果應用軟件商店成功模式而崛起于游戲產業的手機游戲開始遭遇寒冬,其直接誘因就是知識產權保護陷入困局。
手機游戲頻現山寨化
“推廣我們的原創產品 ‘捕魚達人’系列游戲,每個月光在廣告上的投入就得200萬~300萬元,而大量的山寨產品無疑對我們產生了嚴重影響。”老K游戲副總黃劍日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手機平臺上的山寨化日益增多,蘋果應用商店AppStore也變相成了“溫床”。黃劍表示,目前類似捕魚達人的游戲已經達10多種,一些盜版游戲都已在AppStore中排名較前列位置,“有的就直接拷貝我們的圖片和聲音資源,游戲整個玩法都沒有變化。”
據媒體報道,數字頑石推出的《二戰風云》中文版推出后兩個月就獲得了中國區iPad、iPhone收入榜雙榜第一的位置,其創始人吳剛則透露,僅其所知就有40余款iOS游戲開始 “抄襲”《二戰風云》,大多數都在2011年底上線。國外著名游戲《憤怒的小鳥》在iPhone和iPad上成名后,也在應用軟件商店中出現若干相似的中文游戲。
“手機游戲山寨化現在已經成了國內手機游戲市場一個普遍現象。”艾媒咨詢CEO張毅接受采訪時表示,據他所掌握的數據顯示,在國內手機游戲市場,當前眾多的熱門游戲中,正版僅占1.4%,而山寨版則高達34.2%。在蘋果的iOS平臺上,熱門游戲也只占AppStore整體游戲數量的1.9%,山寨版占21.8%。
山寨的泛濫也導致原本收入不足的開發者們利潤進一步降低。張毅表示,一款游戲一旦風靡,山寨版就層出不窮,而后者研發投入的則大大低于前者,“主要是在外形等方面的改變”。
蘋果該審核什么?
由于包括蘋果AppStore在內的應用商店在游戲審核上的不完善,也給山寨游戲的泛濫開了口子。當前,針對應用商店擔責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據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介紹,蘋果當前對于應用程序的審核主要限于是否有暴力、色情、政治敏感內容,是否包含病毒等安全問題等,而對于是否涉及版權侵權審核力度明顯不夠,“有的游戲開發者提交的信息完全不詳細甚至虛假,也得以通過”。
記者昨(17)日就上述情況聯系蘋果應用商店方面,無果。
趙占領認為,蘋果對很多涉及盜版的應用程序進行了審核,有些甚至進行了評級和推薦。同時,蘋果還直接參與了利益分配,與開發者按照三七進行分成。由此,“蘋果更多扮演的是銷售者的角色,應當承擔直接侵權責任”,或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3條中的“明知或者應知”的情形,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盜版門
作家維權聯盟起訴蘋果正式立案AppStore與盜版“三七分成”?
近日,作家維權聯盟訴美國蘋果公司侵權一案已獲法院立案。中國的作家們與蘋果公司間的反盜版大戰正式走上法律程序。作家維權聯盟索賠金額共計1191萬元。
這標志著針對蘋果AppStore等應用商店的知識產權戰愈演愈烈。
反盜版正式走上法律程序
去年10月份,作家維權聯盟將矛頭指向了蘋果,向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蘋果公司應用商店(APPStore)侵犯中國作家著作權發起訴訟。該訴訟指控蘋果APPStore銷售六位知名暢銷作家共計二十三本作品的盜版程序,索賠金額650萬元。
作家維權聯盟執行人貝志城昨日對記者介紹,上述案件已經被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立案。相比之前,訴訟的范圍有擴大,涉及韓寒、李承鵬、慕容雪村、何馬等在內的9位作家,共37部作品。
“粗略統計中國的iOS設備有兩千萬臺,使用者都是有較強消費能力的白領。”貝志城表示,正是由于蘋果良好的形象,讓大家很難想象其也會賣盜版。
他同時還表示,蘋果應用商店上的一些暢銷書的盜版軟件,總下載量多達上百萬次,蘋果公司已給中國出版業造成了很大損失。而且,蘋果是與軟件制作者三七分成,直接從盜版作品中牟利。
披露與蘋果交涉細節
據了解,蘋果公司同蘋果商店應用的開發人員達成的協議中包括了要求開發者不得侵犯、濫用和盜用版權的條款。但是個人在應用使用過程中的下載,如應用程序中提供的具體的圖書或其他文件,并沒有經過蘋果公司的認可。不過,貝志誠認為,蘋果公司在中國有責任防止盜版內容出現在應用程序里,“只要你從中獲利,你就應當負責審核商店中出售的內容”。
貝志城對記者表示,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聯盟就給蘋果發過律師函。在隨后幾次與蘋果公司交涉的過程中,蘋果公司的態度一直極其傲慢,“像個官僚機構,不理不睬,或者是敷衍了事。”
作家維權聯盟一方按照中國法律提供了詳盡的侵權軟件信息、版權所有信息。“歷史上我們發過函的其他網站會馬上刪除這些鏈接。”不過,蘋果方面卻回函要求作家維權聯盟按照他們的步驟和資料要求提供軟件鏈接和資料,拒不刪除盜版軟件。此外,讓貝志城感到氣憤的是,蘋果方面還要求他們與開發者直接聯系。
“蘋果屬于《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明知或者應知’的情形,應該承擔共同侵權責任。”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對記者表示。
貝志城透露,春節后還將提起另外10個作家針對蘋果公司索賠1000萬~2000萬元的訴訟。
分享模式導致審核不嚴?
在趙占領看來,蘋果方面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與蘋果商店的數字分享模式有直接關系。由于這是一個開放的模式,軟件開發者向蘋果上傳軟件,經過審核后,可在蘋果商店內上架供下載,所得收益,蘋果按3∶7與軟件開發者分成。
盡管按照蘋果的規定,對于開發者上傳的程序要進行審核,但對于軟件涉及的版權目前并不是蘋果審核的重點。
而在上述中國作家們集體向蘋果開炮之前,已有多起分散的訴訟案指向蘋果商店涉及的著作權問題。
除了單槍匹馬起訴蘋果的作家外,2011年4月,中文報刊軟件的開發者,北京邁思琪科技公司就因為涉嫌擅自使用未經授權的某報紙內容而被告上法庭遭遇索賠60萬元,而這一軟件的承載者正是蘋果的iPad產品。此外,視頻網站樂視網就蘋果商店涉嫌提供《畫皮》等電影的播放也起訴索賠。
然而,據公開資料顯示,蘋果公司當前并未公開評論過上述事件。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中國手機應用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愈發濃厚,蘋果的沉默也將招致更多的“炮火”。
記者昨(17)日就上述情況聯系蘋果應用商店方面,截至發稿,尚未得到相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