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司(Intel)展示的新型態超輕薄筆記本電腦 Ultrabook ,儼然成為2012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的熱門話題;眾多PC供應商們推出象是 MacBook Air 的產品,吸引了與會人士的目光。然而,業界對英特爾 Ultrabook 策略的評論兩極,一些人認為這不過是舊瓶裝新酒罷了,但也有些人認為這是極具前景的策略,不僅是為PC更換外表而已。
過去幾年來,隨著新興的平板計算機與智能手機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將更多的功能與低功耗整合于僅用戶口袋大小的裝置中,筆記本電腦市場開始面臨發展的瓶頸。
當移動裝置以博得頭版新聞以及其觸控屏幕等創新特色,成功地深入用戶們的心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未能展現重大創新的筆記本電腦更相形失色。然而,這并不代表PC時代已成過去。
的確,就算有關移動裝置快速成長的消息不斷,但對于有沒有必要將其光鮮亮麗的新款移動裝置當作一款真正具有生產力的設備來用,用戶們的心中仍十分掙扎,而這就是PC仍有機會得以發展的空間──作為一個針對商業用戶與消費者的重要平臺。
為了贏回其于PC食物鏈頂端的原有位置,由英特爾主導的筆記本電腦生態系統總算了解到了該徹底進行改變的時候了。英特爾現在必須以其專精的計算機運算技術,重新開發出新一代的產品,以因應當前訴求既輕且薄、更快速且直覺式的設備。
因此,“識時務者為俊杰”,這似乎就是英特爾推出Ultrabook的因應之道。Ultrabook這個已注冊專利的名稱,只限符合英特爾定義規格(當然包括采用英特爾的處理器)的供應商所采用。AMD或ARM都無法使用Ultrabook這個品牌,而這一策略無論成敗都由英特爾公司專屬以及承擔。
英特爾去年宣布斥資3億美元致力于推動Ultrabook的技術開發。IHS iSuppli公司預測,Ultrabook的出貨量將在2015年達到1.365億部,較今年預計約100萬部的數字大幅提升。相形之下,這一預測數字看來顯然令人感到相當值得。
但是,更薄、更輕、更省電且外型更漂亮的筆記本電腦就足以刺激大量的消費需求嗎?
Gold Associates公司分析師Jack Gold說:“如果Ultrabook只是輕薄型MacBook Air的山寨版,那就無法取得太大的成就。他們還需要具備更多性能優勢才行。”
Jack Gold表示,輕薄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價格(英特爾承諾1千美元以下)更是一大關鍵。除此之外,如果真的要實現成功的話,Ultrabook還必須具有一些獨特之處。
Jack Gold認為,Ultrabook將在未來幾年內歷經一些顯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將能刺激PC筆記本電腦重振旗鼓,使其能在2014-2015年以前取得15-20%的筆記本電腦市場。
首先,英特爾下一代的Core芯片─今年稍后將推出的IvyBridge─應該能使Ultrabook最終實現8-10小時的電池使用壽命;即使是外形尺寸縮減而需要小型電池的情形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