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使用廉價部件和封裝,以“所需的最低限度”削減成本
打開Kindle Fire的機殼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尺寸鋰聚合物充電電池和小型主板(圖6)。
圖6:電池占了大半
Kindle Fire的內部面積大部分被充電電池占據。主板較小,為了在有限的面積內封裝部件,應用處理器和DRAM以PoP方式層迭著。
主板上高密度封裝著幾乎所有的主要部件。應用處理器和DRAM以PoP(package on package)的方式層迭等,可以看出為了在有限的封裝面積內封裝盡量多的部件所下的工夫。
在主板上高密度封裝部件,并盡量縮小基板尺寸,好像是為了配備更大尺寸的充電電池。電池容量為4400mAh,在畫面尺寸為7英寸的平板終端中屬于比較大的。可以看出,Kindle Fire為了內容消費這個主要目的,而對最可能延長驅動時間予以了極大重視。
再進一步分析發現,機身隨處可見為最大限度削減成本所做的努力。除了將部件數量及其構成等“控制在所需要的最小限度”(參與拆解的技術人員)外,還大量使用了廉價部件和封裝方法(圖7)。
圖7:大量使用廉價部件和封裝方法
機身隨處可見為削減成本所做的努力。例如有些部分沒有使用FPC,而是使用了廉價的FFC(a)。也有未使用連接器,而是將FFC直接安裝到基板上的情況。另外,對Micro-USB端子施加的電磁屏蔽對策較少,無線LAN用天線中間部分未接地等,以成本削減為重之處(b,c)
例如,沒有使用柔性基板(FPC),而是使用了廉價的FFC(Flexible Flat Cable)。FFC用于封裝電源按鈕用藍色LED的小型基板與主板的連接部,以及裝著看上去是照度傳感器芯片的小型基板與主板的連接部。“如果是蘋果公司的產品,會以設計自由度優先而通常會采用FPC。而Kindle Fire或許是為削減成本,而采用了廉價的FFC吧”(上述技術人員)。
不僅是線纜,連接器也都采用了廉價品種。“粗略估算,Kindle Fire配備的連接器的總成本在100日元以內。還不到iPad 2的1/3”(該技術人員)。甚至還有不使用連接器,而將FFC直接安裝到基板上的情況。
封裝方面,將電磁噪聲對策和接地等控制在了最小限度。例如,Micro-USB端子的背面沒有作電磁屏蔽,無線LAN用天線的中間部分也沒有接地,等等。這些“在實用上應該都沒有問題。以成本削減為重嘛”(上述技術人員)。
在大量利用廉價部件和封裝方法的同時,也有采用定制品的部件。上文提到的Micro-USB端子就采用了比普通產品高度要高的品種。據推測,這是為與旁邊封裝的耳機端子高度一致的處理。
如果將耳機端子嵌入基板封裝,就能與標準的Micro-USB端子高度一致,不過上述技術人員認為,“這樣會增加封裝成本,因此未予采用”。而如果能將耳機端子嵌入基板,Kindle Fire機身的厚度似“能更薄”(該技術人員)。
參與拆解的某技術人員感嘆道:“從Kindle Fire的內部來看,蘋果公司的產品品質過剩了”。這位技術人員表示,“雖然有觀點認為硬件會賠本,但從部件構成和數量等來看,即使加上運輸費和管理費等各種費用,成本也不到1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