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唯冠公司起訴美國蘋果公司iPad商標侵權案一審宣判:蘋果公司敗訴。上海、深圳、江蘇等多地工商部門介入調查,蘋果門店和代理商下架iPad。對于一審判決,蘋果公司提出上訴。
在太和電子城一家銷售蘋果產品的柜臺,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想買iPad 2得去庫房拿,柜臺沒有樣機,因為“工商部門發(fā)現會查扣的”。
不敢在柜臺里擺放iPad系列產品的不只這一家蘋果產品銷售柜臺,太和電子城內其余幾家蘋果產品銷售柜臺得知,不敢明著賣iPad產品的原因都是該產品涉嫌商標侵權,工商部門正在進行查扣。
河北保龍倉家樂福商業(yè)有限公司柏林店原有的蘋果產品銷售柜臺內,也沒有見到iPad 2的身影。銷售人員解釋說,“工商部門剛查過,iPad 2暫時下架停售。”
在調查得知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出具的相關證明屬實后,2月9日,該經濟檢查大隊立即對轄區(qū)蘋果專營店及蘋果產品銷售門店開展了侵權產品查處行動。
經過兩天的摸排查處,截至昨日17時,該經濟檢查大隊已查扣蘋果iPad 45臺,全部為iPad 2系列。
“由于對商標侵權案的處罰額要以非法經營額作為計算依據,故此,我們正在整理這兩天沒收侵權iPad的幾家蘋果門店的銷售記錄。”高煒介紹,暫時不能透露具體處罰數額。
目前,全國工商開始介入調查,上海、深圳、江蘇徐州等地已對iPad進行下架,還將面臨數額不詳的罰款。蘋果西單大悅城店或面臨工商部門開出億元罰單。消息一出,引來眾多網友熱議,針對有網友指出唯冠科技向蘋果公司索賠100億的舉動,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在微博中表示:太過分了當心人家不跟你玩.
iPad“被下架”的消息一出,實名認證的創(chuàng)新工場法務負責人裘伯純在微博中透露:“唯冠稱2009年蘋果支付給其母公司的3.5萬英鎊,不包括在大陸注冊的”iPad“商標。唯冠欠銀行幾十億,向蘋果索賠100億。還有這么耍賴皮的?”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隨即評論道:“太過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例如Gmail在英國和德國就因為商標問題,決定改名為GoogleMail。”
對于蘋果侵權一事,許多網友表示蘋果公司大可換個商標,而免于趟這趟渾水。網友“ShowMing”就表示:“商標背后的產物更重要。”網友“福耀大中華”就堅信:“蘋果不要這個商標照樣好賣。”“iPad要改名字就改唄,要是改名字對其一點影響都沒有,他還糾結什么呢?”網友“胖頭魚后”也同意這種觀點。
“如是同級別的競爭對手,玩玩這個還可以,這樣的對手,玩這個沒什么意思。”網友“老爸思考”說道,“換個商標照樣賣,說不定蘋果早就申請新的了。商標在某種意義上是要靠商品才能有靈魂的。”
網友“馬可洛夫斯基”在李開復的微博中回復道:“李老師,此言偏頗。如何就過分了呢?保護知識產權理所當然。出價還價或高或低乃正當行為,市場交易愿買愿賣。”網友“Iam蛋包飯”也支持這種觀點,他在微博中說:“business is business,不能因為它是蘋果就特別對待吧?維權不算過分,哪兒都一樣。”
“可以改名啊。但是價錢沒談攏就強行以iPad進入內地,這就不是流氓行徑么。”網友“silo圍脖兒”說,“早改名好了,又沒人逼他跟維冠玩兒。”